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苦斋记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
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植物中之中:中间。B.味苦而微辛 辛:辣。
C.山去人稍远去:距离。D.颠沛生于不测不测:意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剑溪之水出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①人莫知其乐也。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①覆之以茆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D.①久则弥觉其甘②故木受绳则直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故遂择其窊而室焉。B.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C.左右欲刃相如D.野蜂巢其间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孟子·告子下》中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的道理。
B.本文善用对比,如用“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正反对比的例子 阐明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C.文章通篇紧扣一个“苦”字来写,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
D.“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概括,点出了苦斋之苦的由来;又开启第二段对“物性之苦者”的具体描写,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由来。
小题5:(8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3分)
答:
②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2分)
答:
答案

小题:A
小题:C
小题:B
小题:A.
小题:(8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答: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
②答: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
解析

小题:A(受到)
小题:C解析:(A都是兼词,解释:于此,B都是代词,解释:他的;C都是介词,前“以”解释:用、拿,后“以”解释:因为;D都是连词,解释:就。)
小题:B 解析: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各项均是名词用作动词。
小题:A.本文引用《孟子·告子下》中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的道理。(错。意在说明“苦之为乐”的道理同,强调人在困境中经受磨练,就可以去苦就乐。)
小题:(8分)见译文
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象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扶、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葳、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好荮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缅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贱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苦斋记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醉书斋记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②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刘伶断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获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B.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遂自投汨罗以死。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余倘然久之D.仍挟一册与俱
欲复使挺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     与遇宋将军家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癫狂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分)
(2)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3分)
(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小题3分。)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注①贳(shì):赊买。  ②貣(tè):向人求物。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平独吊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被:蒙受
C.君自谢民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故:故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民所上书皆以与何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小题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B.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
小题4: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4分 )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3分)
译文:
②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
  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战,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以功拜莫州刺史。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山西,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帝曰:“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即宥之。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
景德二年,追叙守御之劳,进本州防御使,俄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九年,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帝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节选自《宋史·杨延昭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小无备,长围数日备:防备
B.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惮:害怕
C.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益:增加
D.与保州杨嗣并命并:一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人乐为用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B.嗣及延昭,以忠勇自效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
C.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D.延昭与嗣提兵援之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
小题3: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战朔州城下 / 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
B.每征行,必以从 / 帝嗟悼之
C.为契丹所袭 /以功拜莫州刺史
D.延昭本名延朗/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咸平二年冬,时任莫州刺史的杨延昭带领遂城百姓抵抗契丹人的入侵,并用计击退了契丹军队。
B.杨延昭与杨嗣领兵增援保州,被契丹军队袭击,伤亡惨重,两人被召回朝廷治罪。
C.杨延昭不擅长治理军中的诉状,但忠勇善战,为此,皇帝把他调任为高阳关副都部署。
D.杨延昭守卫边境二十多年,舍家为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军民的爱戴。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言句子断句。(4分)
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3分)
②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跟随
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专心
C.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当时
D.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雕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论喧于朝列随称荐于公卿间
B.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愈自以才高
C.执政览其文而怜之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
D.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了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谏官论之(德宗)不听
B.坐是改太子(为)右庶子
C.李愬功(居)第一
D.后(愈)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②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厌:讨厌
B.今衢不他虞虞:担忧
C.摄都团练副使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输:缴纳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
B.今衢不他虞,
C.乃使孟容见纳。
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
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
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3分)
(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