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问 说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问 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不见其有可耻焉,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注】①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广:扩大,增加
B.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穷:极尽
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鄙:卑鄙
D.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狎:亲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B.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
D.舍问,其奚决焉其学非古人之学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的中心观点作阐述,倡导“问学相辅”的正确求学态度。
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 从中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而所好“非古人之好”。
D.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语势纵横,说理透彻。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解析

小题1:C(鄙:庸俗,浅陋。)
小题2:A (A都是转折连词。B分别为取独和定语后置的标志。C前一个是连词表目的,后一个为介词“在”。 D一个“其”是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后一个是代词。)
小题3: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行;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比自己贤能的人,南他询问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请教使事理摆正”。示如自已的入,向他询问来求得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说“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此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的询问进而明确的辩析。《书经》不是说过吗: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孟子议论“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就并提了学问之道,在学习之后紧跟着要问。子思说过,君子尊崇品德,但还要好问勤学,询问是先于学习的。
古人保持虚心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自身的东西罢了。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的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做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学习而没有询问了。朋友间的交往,能够作到规劝行好事不做坏事就够了。那些在义理的大道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的只是那进修作要务,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
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常的毛病。学习有不通达的地方,不理解而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并不稳妥,只是妄自凭主观猜测。如果这样,那么终生就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妒忌他们而不愿意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而不屑于询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亲近他们而不乐意询问他们,如果这样,那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人。别人不值得自己服气,事情没什么有疑问的,这不过是以己心为师,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这不过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见识浅陋却严密的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使自己的学识终生得不到进步,也不愿不耻下问。这是居心不端正,是大的毛病,但犯这类错误的常有十之八九。
如不是这样,还有所问非所学的:询问天下的奇异见闻僻陋琐事只是为了说说好玩;更有那些明明自己已经明了,询问别人用来试探别人的才能的。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追问别人看别人出丑。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并且可以收取到善的益处的,寻求一个能屈己的也得不到啊。唉!学问不能接近古人的原因,难道不是由于这个造成吗?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啊;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求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可以理解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啊,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行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问 说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靖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政治几乎三王之盛,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盛于今。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滋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词,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割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史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颜共非笑,而予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予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较理而废,后来湖州长史以卒, 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受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也。与子美同时饭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今皆被收采,进显于朝迁。而子美独不闥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取材于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怪:感到奇怪
B.韩、李之徒出徒:徒弟、弟子
C.子美之齿少于予齿:岁数,年龄
D.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近:接近,学习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一酒食之过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此其可以叹息流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东也
C.予举进士于有司不拘于时,学于余
D.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序八州而朝同列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死后四年,欧阳修才从苏子美的岳父家得到其遗稿,并集录成卷。
B.苏子美遭排挤挫折,被贬为民,漂流异乡,他的文章却大天下流传开来。
C.苏子美提倡古文,在他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一代文风得以彻底改变。
D.与苏子美一起饭酒获罪的豪俊,后来全都晋稓官职,苏子美却不幸死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指  喻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阗然:丰满的样子。    ②渥然:红润的样子。    ③剟(duō):砍,割。
④膂:脊梁骨。          ⑤痏(wěi):疮,疹。   ⑥戕摩:伤害,残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非三月不能瘳瘳:痊愈B.而傅以善药傅:同“敷”,涂抹
C.以为无虞而不知畏虞:料想D.而寓于不可见之初寓:隐藏
小题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最值得“谋国”者警惕的一组是
①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
②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
③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④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
⑤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
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仲辨左手拇指上长了一个粟米大的疹子,由于体魄健壮,他并不在意,没想到几天后竟大而盈握,不得不去医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B.本文以事喻理,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生发开去,形象地阐明“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政治见解,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观点。
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
D.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不无关系。作者这样写,含有庸人误事、误国的意思。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用斜线(/)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10分)
(1) 翻译:
①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4分)
译文:                                                                          
②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4分)
译文:                                                                          
(2) 用斜线(/)给文中画“   ”的文字断句。(2分)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24-25题。(4分)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3)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5)
小题1:
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小题2: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摘,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护公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牛、粮粟,莫不备足。搢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B.
C.D.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鲜肥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苏秦从燕之赵,给合从说赵王曰:“臣以地图案之,诸倔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选自《战国策》)
(1)臣窃以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3分)
译文:                                                                    
                                                                                  
(2)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