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王鼓乐于此       鼓:演奏。
B.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告:告状。
C.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极坏的境地。
D.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他:别的(原因)。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答案

小题:B
小题:C
解析

小题:B项“告”,告诉。
小题:第一组第①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②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组两个“而”,都表修饰。
参考译文:
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的音声,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见到旗帜的华丽,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6分)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惭负长者,随所刑罪B.州里服其不校
负:对不起。校:计较。
C.齐之以刑D.其性度如此
齐:治理。                          度:推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  )
A.①认者得牛而送还B.①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故吾惧其死也D.①宽尝于坐被酒睡伏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宽厚仁慈”的一组是(1分)(  )
①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②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③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 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
A.①②④     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刘宽为人宽容,在一次外出的途中,有个丢失牛的人误认了刘宽的牛,事后刘宽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人,反而对他宽慰有加,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美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而对犯有过错的属吏,他只是象征性地表示羞辱,从不施加刑罚;政务上如果有了功绩,就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及的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他的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已穿好官服准备上朝的时候,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小题5:试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2分)
(1)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2)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因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③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④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①中涓:宫中太监。②黄冠:代指道士。③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指太子。④碣石:位于河北昌黎。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克:能够
B.将尽厥职焉厥:他的
C.既反国而隐焉反:通“返”,回到
D.相与泫然泫:雾气潮湿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作者复国之志的一组是
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②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③有松可荫                               ④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也
⑤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     ⑥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范养民,从小读书,喜好《楚辞》及诸子经书,涉猎广泛,学问渊博。在朝为官做太子少傅,后来弃官离家来到华山当道士,仍受到当地人们的尊敬。
B.像古代的伯夷、叔齐那样住在山野,采集着野菜,并且互相谦让着吃,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是范养民的心愿。
C.即使天气睛明,雾气散尽,站在华山顶上东望,也仍望不见“宫阙山陵”的半点影子,但范养民一定曾多次长久地东望过。
D.全文的中心是描述庵的规模和环境,主旨是歌颂和赞美庵主范养民的人品和操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少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
  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与弟协步赍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可共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对曰:“子前在考城,思欲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
  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倚宿树阴。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
C.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小题2: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
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
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奉檄迎督邮,冉耻之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
B.①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C.①屡遣书请冉,冉不至
  ②臣请完璧归赵
D.①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
  ②连辟公府不就
  小题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
B.子前在考城,思欲从(奂)
C.即下车与(冉)相揖对
D.议者欲以(帝)为侍御史
  小题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陈阔之所
  ——这里不是叙说近年来变得阔气的经过的地方
B.以贱质自绝豪友耳
  ——因觉得出身卑贱而自觉与出身豪门的朋友断绝了关系
C.将有慕贵之饥矣
  ——将士们就有羡慕富贵的讥议啊
D.遭母忧,不到官
  ——因为怕母亲为自己的事情担忧而没有到官府赴任
 小题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范冉年轻时有骨气,他觉得奉檄迎督邮是羞耻的事,于是离开了县少吏之职。
B.范冉年轻时非常好学,曾经到南阳、三辅等地游历,拜樊英、马融等人为师。
C.范冉洁身自好,鄙视豪族,好友王奂迁汉城太守,他就“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D.范冉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是因为他“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而其见父冠:戴帽子
B.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颠覆:倾败
C.以免尘累累:劳累
D.欲造而不敢造:拜访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云是王家所得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C.追许由于穹谷后于钟山听讲
D.其亲戚咸为之惧亲友因呼为“居士”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百万,但孝绪一点没留。
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不喜欢表哥的为人。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D.阮孝绪不贪财这一性情,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上来表现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关于本文内容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婴宁》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末文学家,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B.《婴宁》的主人公婴宁是一个纯真而又慧黠的狐女形象。
C.《婴宁》表达了作者对纯真聪慧人性的向往,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D.《婴宁》中的王子服,既是自由爱情的当事人,又是主人公婴宁的一个陪衬。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