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②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注释:①孟敬子,鲁国大夫。②笾豆:“笾”古代一种竹制的礼器,祭祀时用于盛果脯,“豆”古代盛食物盛肉的器皿。(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8.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曾子病危时对鲁国大夫孟敬子的嘱咐。后来沿用这一说法,常用于一个人临终前对别人的真诚的劝告。
B.曾子提出君子应重视三个方面的道德——容貌谦和严肃、脸色正派庄重、言词得体,以此来提高修养。
C.曾子认为国家政事的处理要符合礼的规范,祭祀和礼节仪式应由主管的官吏去办。
D.第二则材料中“犯而不校”是曾子对犯了错误而不愿改正的人的批评。
9.曾子和颜回都认为学习上应保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选段加以说明。
答案

8.D(“犯而不校”应解释为被人冒犯而不去计较,表现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
9.学习上,既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要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解析
8.D(“犯而不校”应解释为被人冒犯而不去计较,表现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
9.从三人不同的语言里归纳出他们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颜渊额言语表现了谦虚不自满的可贵精神。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逸园家传
姚鼐
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异之矣。君始以诸生为书馆誊录,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热河今为承德府,君仕时,未设府、县,以巡检统地逾百里。岁为天子巡驻之所,四方民汇居其间,君以严能治办,奸蠹屏除。留守内监为僧者曰于文焕,君一日行道,见其横肆,立呼至杖之。于是热河内府总管怒,奏君擅杖近御,直隶总督亦劾君。上闻之,顾喜君强毅,不之罪,而以劾君者为非
其后为良乡知县,顺天府南路同知。有旗民张达祖,居首辅傅忠勇公门下,始有地数百顷,卖之民矣,久而地值百倍,达祖以故值取赎,构讼,经数官,不敢为民直。君至,傅忠勇颇使人示意君也,君告之以义,必不可,卒以田归民。畿南多回民,久聚为窃盗,不可胜诘。君多布耳目,得其巨魁,或亲捕之,凡半年,获盗百余。盗畏之甚,乃使一回民伪来首云:“有某人至其家,巨盗也。”及捕之至,即自首:“某案己所为盗,有赃在京师礼拜寺。”君使兵役偕之至礼拜寺,则反与哄斗。至刑部讯,以某案事与此人无与,以君为诬良,议当革职;既而上见君名,疑部议不当,召君,令军机处复问,减君罪,发甘肃以知县用。是时上意颇向君,然卒降黜者,大臣固不助君也。
在甘肃二年,尝为张掖复营兵所夺民渠水利,又以张掖黑河道屡迁,所过之田,为沙砾数百顷,而岁输粮草未除,力请总督除之。时甘肃官相习伪为灾荒请赈,而实侵入其财,自上吏皆以为当然,君独不肯为。其后为者皆败,于是世益推君
君引疾去甘肃,里居数年。君居里为园,时游之,名之曰逸园,言己不得尽力为国劳而苟逸也,故人以逸园称之。
【注】①同知:官名,清代为知府、知州的佐官。②礼拜寺:又名清真寺,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兼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叙:议叙
B.君一日行道行:行走
C.久聚为窃盗,不可胜诘诘:究办
D.岁输粮草未除输:缴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逸园“慷慨强果”的一组是(3分)
①见其横肆,立呼至杖之      ②君告之以义,必不可   ③盗畏之甚
④君使兵役偕之至礼拜寺      ⑤力请总督除之         ⑥自上吏皆以为当然,君独不肯为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逸园为人慷慨强果,年轻的时候,乡里人就视他为不同寻常的人。在热河巡检任内,他严肃整治,肃
清了奸诈邪恶之人。
B.在顺天府良乡任内,张逸园因为整治回民窃盗有方招致陷害,尽管在皇帝的干预下免于处罚,但仍被发配到甘肃降职使用。
C.不经请示就用杖刑处罚做和尚的内监,勇于制止权贵门下的霸道行径,表现了张逸园坚决捍卫正义、敢于得罪权贵的高贵品质。
D.在甘肃,官兵侵占民渠,官员谎报灾情以达到贪污的目的,社会政治的黑暗可见一斑。张逸园退居乡里后,把园子命名为“逸园”,反映了他与现实的不相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干:行动,实践
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复:报复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于佛而通儒术所趣异,而交合无所间
B.曼卿兼爱,惟俨之介天下务,当世之利病
C.乃古事之已然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谋其终
D.惜将老也已可以见志矣
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
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D.惟俨既不用于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杜恕字务伯,太和中为散骑黄门侍郎。恕推诚以质,不治饰,少无名誉。及在朝,不结交援,专心向公。每政有得失,常引纲维以正言,于是侍中辛毗等器重之。
时公卿以下大议损益,恕以为“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俄而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乃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方今帑藏岁虚而制度岁广,民力岁衰而赋役岁兴,不可谓节用。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若以北方当须镇守,自可专置大将以镇安之。民不益多,法不益峻。夫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今兗、豫、司、冀亦天下之腹心也。是以愚臣慺慺,实愿四州之牧守,独修务本之业,以堪四支之重。”
时又大议考课之制,以考内外众官。恕以为用不尽其人,虽才且无益,所存非所务,所务非世要。后考课竟不行。
恕在朝八年,其论议亢直,皆此类也。
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以疾去官。起家为河东太守,岁余,迁淮北都督护军,复以疾去。恕所在,务存大体而已,其树惠爱,益得百姓欢心。顷之,拜御史中丞。恕在朝廷,以不得当世之和,故屡在外任。复出为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时征北将军程喜屯蓟,尚书袁侃等戒恕曰:“程申伯处先帝之世,倾田国让于青州。足下今俱杖节,使共屯一城,宜深有以待之。”而恕不以为意。至官未期,有鲜卑大人儿,不由关塞,径将数十骑诣州,州斩所从来小子一人,无表言上。喜于是劾奏恕,下廷尉,当死。以父畿勤事水死,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
初,恕从赵郡还,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征,俱自薄廷尉。谓恕曰:“相君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厉,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不一,此所谓有其才而无其用。今向间暇,可试潜思,成一家言。”在章武,遂著《体论》八节。又著《兴性论》一篇,盖兴于为己也。
四年,卒于徙所。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独修务本之业,以堪四支之重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其树惠爱,益得百姓欢心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倾田国让于青州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杜恕“论议亢直”的一组是                    
A.不结交援,专心向公/   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
B.自可专置大将以镇安之/  而恕不以为意
C.常引纲维以正言/     实愿四州之牧守,独修务本之业
D.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   俱自薄廷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恕字务伯,为官之后,不喜欢人云亦云,总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对朝廷的决策提出独立见解或直言批评,这些做法,得到了君臣上下的肯定。
B.杜恕在一次上书,提出了“帝王之道,没有比安民更崇高的。安民的办法,在于财富的积累;而积累财富,就是致力于农耕并节约用度”的见解
C.当时朝中对官吏考核制度展开大规模的议论,以便考核朝廷内外的官吏,对此,杜恕认为用人而不能让他尽力发挥才能,那么即便有才的人也没有多大用处。
D.杜恕为人豪迈任性,想不到要防备别人,以致受到程喜弹劾而入狱,审理后本应处死,但因为其父为国事勤劳死在水中,得以减刑,被免官为平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唐幽帅赵德钧连年用兵,民力疲弊。普父迴举族徙常山,又徙河南洛阳。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①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②,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③。
太宗入弭德超之谗,疑曹彬不轨,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太宗叹曰:“朕听断不明,几误国事。”即曰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祖吉守邵为奸利,事觉下狱,案劾,爰书④未具。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执政曰:“郊赦可特勿贷祖吉。”普奏曰:“败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太宗善其主,乃止。
籍田礼毕,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新进,藉普旧德为之表率,册拜太保兼侍中。帝谓之曰:“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普顿首谢。
[注] ①裀:(yīn)垫子。②忌克:对人妒忌刻薄。③俞允:专指帝王的许可。④爰书:
古代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日,大雪向夜向:接近。
B.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遇:对待。
C.祖吉守郡为奸利,事觉下狱觉:省悟。
D.太宗疾其贪墨疾:痛恨。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普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
①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②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③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④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
⑤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⑥奈何以吉而隳下赦令哉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太祖经常着便装出访功臣之家。曾在风雪之夜亲临赵普家,食肉饮酒,亲如一家人。向赵普询问攻打太原之事,赵普详陈己见,正合太祖心意,于是龙颜大悦。
B.按照资历和政绩一些大臣应当升官。由于太宗压恶这些人而不予升迁。赵普出于公心,据理力争。皇帝进入内宫,赵普站立宫门,久久不肯离去,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许可。
C.太宗听信弭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有不轨行为。赵普再度担任宰相之后,澄清了事情的真相。太宗终于悔悟,这表现了赵普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
D.祖吉任郡守做了坏事,事情败露之后被关进监狱。太宗对他贪污受贿耿耿于怀,下令郊赦中不宽恕祖吉。经赵普据理劝谏,太宗废除了这道诏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吴遵路,字安道。父淑,第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章献太后承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
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司事。尝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门十九,以畜泄水利。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归划,后皆便之。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请复民兵。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三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被疾犹决事不辍,手自作奏。及卒,仁宗闻而悼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识大体。母丧,庐墓蔬食终制。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谦俭无他好,既没,室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周其家。                                                            (选自《宋史》)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权开封府推官权:暂代官职
B.凡所规划,后皆便之便:方便
C.又广属郡长平仓储至二百万 广:扩充
D.会罢江、淮发运使会:恰逢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遵路,“立朝敢言,平居谦俭”的一组是( )(3分)
①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②遵路条奏十余事
③置斗门十九,以蓄泄水利
④元昊反,建请复民兵
⑤母丧,庐墓蔬食终制
⑥既没,室无长物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尊路颇具远见卓识。他曾预先在吴中地区购买粮食,储米备荒。不久果然因天荒严重缺粮,常州及其他州郡灾民都赖此度过饥荒。
B.吴遵路在真州、楚州、泰州和高邮军设置十九个斗门,用来储泄洪水、改善水利工程。又增加了所属州郡储备粮食,用来防备灾年。
C.吴遵路在担任工部郎中时,因为审理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一案有失误,而被将为洪州知州。让他移任广州,他推辞没有就任。
D.吴遵路为官勒勉,即使身患疾病仍不停决断政府,亲自写奏章。当他去世后,宋仁宗也表示哀悼,并下诏派官员护送他的灵柩回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