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华佗论   刘禹锡称华旧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①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华佗论   
刘禹锡
称华旧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④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楠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原夫史氐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辜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夫以佗聋不宜***,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借呻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孔文举矣,孤于虞翻何如?”而孔融亦以应泰山***孝廉自幸。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他人哉?
注:①荀文若:敢于向曹操直谏的谋臣荀彧。 ②仓舒:曹操爱子曹冲的字。 ③壬人:指奸佞小人。④虞翻:吴国叫官员,历事孙策、孙权,屡犯颜谏诤,惹得孙权要***他。 ⑤孔融:字文举。其任北海太守时曾重用一人,后又要***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以应泰山(应劭)自比。⑥矧:shěn,况且。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宜议能以宥宥:辅助、帮助。
B.然犹不能返其恚返:使……平息。
C.原夫史氏#书于册也原:探究、推究。
D.独病夫史书之义病:担心,忧虑。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为曹公所怒//犹以可惩为故事
B.然犹轻***材能如是//昭昭然不可言也
C.是使后之小宽能者之刑//执死生之柄者
D.而惩暴者之轻***//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以操之明略见几
凭着曹操的深明韬略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
B.后之惑者,复用是为L1实
后来一些记忆不牢靠的人,更是以讹传讹
C.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D.又乌用书佗之事为
又何须记隶华佗的事呢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肆借所叙述的曹操***华佗一事,指出了“执柄者”轻***材能的错误,也为下文阐发观点提供铺垫。
B.文章第二肄强调史书记载华佗被***是为了警示后人善待人才,可是后世的奸佞小人却常以此误导糊涂的当权者。
C.文章第三辟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在对比中突出了曹操轻***材能的残暴,表达了自己对“执柄者”的极大愤慨。
D.文章中“茸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一句表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期待统治者能以古为镜,有所做戒。

答案

小题1:A(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宥:宽恕、赦免)
小题1:C(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C项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项中前“为”为介词,“被”;后“为”为动词,“当作”。B项中前“然”为转折连词,“却”;后“然”为表状态的助词,“地”。D项中前“而”为连词,表顺承;后“而”为连词,表转折)
小题1:B(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B项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人的借口”)
小题1:C(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并非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轻***材能的普遍)
解析
参考译文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死华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掉人材。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戮。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拿华佗不该***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人。孙权就说过:“曹操***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
核心考点
试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华佗论   刘禹锡称华旧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①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曾子(1)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2)不习乎?”

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选段中强调的个人修养是“自省”,你认为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人有何启迪?(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①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
注释:①宰我,孔子的弟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维其行                   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约                 约:穷困,困窘
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
D、吾罪几矣                   几:(到了)极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有幸见爱,无幸见恶            见行而从之者也
B、见君不见其从政者              不维其行,不识其过
C、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始吾望儒而贵之
D、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      非人不得其故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2)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军营犯法,率多相容率:大多
B.恂遣谷崇以状闻状:罪状
C.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相:代指贾复
D.恂奉玺书至第一奉:通“捧”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寇恂“威望素著”的一组是(3分)(   )
①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②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③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④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
⑤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⑥时人归其长者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攻打高峻时,寇恂违背光武帝旨意,擅自斩***了高峻的使者皇甫文,但事如光武所愿,光武帝没有责罚寇恂。
B.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一生戎马,奋其智勇。可谓忠心耿耿。
C.他所得俸禄,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他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人们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之则文得其计,***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杨爵,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赢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推车粪田,妻于旁,见者不知其御史也。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赇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谄面谀,流为欺罔,士风人心,颓壤极矣。诤臣拂士日益远,而快情恣意之事无敢龃龉于其间,此天下大忧也。去年自夏入秋,恒旸不雨,元日微雪即止,民失所望。此正撤乐减膳,忧惧不宁之时,而辅臣言等方以为符瑞,而称颂之。欺天欺人,不已甚乎!
先是,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甦。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以救爵,先后箠死狱中,自是无敢救者。
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劘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
(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崇饰:粉饰
B.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工作:土木工程
C.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搒掠:拷打
D.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左右:侍从
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爵“奇节”的一项是    (   )
①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②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
③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            ④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
⑤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          ⑥日与怡、魁切劘讲论,忘其困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②⑥
小题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杨爵正道直行,即使当初任职低微,也敢于言所见不平之事,慷慨陈词,以古道衬今政废弛,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B.针对朝纲废弛,奸佞当道,献谀之事盛行,杨爵上书极谏,既指责夏言、严嵩等人,又明言皇帝不理朝政,姑息养奸。
C.文中写周相、刘魁、周怡等人因直言而系狱,又写了周天佑、浦鋐等人的正义之举,正面衬托了杨爵的凛然无畏,正义之行可敬。
D.文章对杨爵的记载详细全面,既写了他读书时的刻苦,也写了其孝可嘉,再写其治学之苦。“冬日笋生”更为奇妙,作者褒扬之意顿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推车粪田,妻馌于旁,见者不知其御史也。服阕,起故官。(5分)
译文:
(2)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①,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②,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山人索高价:山人,指隐士。这里用唐李渤隐居少室山,两度不赴召,后韩愈召之而应召做官的故事,说明有的人隐居是为了博得名誉后再出仕为官。②“欺松桂”句:南齐人周顒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诱,引诱;欺,欺骗。③乾没氏:指与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于娄公所舍:屋舍
B.非特深山之中特:特别
C.叠足以登垅断叠足:脚踏着脚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意:意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其以我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无乎不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小题3:下列四句话,最能代表作者对娄公评价的一句是
A.娄公是“初机之士,信道未笃”的山林小隐。
B.娄公是“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的假隐士。
C.娄公是“鬻书以为食”“以诗酒游诸公”的古之隐士。
D.娄公是“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的隐士。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一个居于闹市的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认为“隐”有小大之别,“小隐”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大隐”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被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
D.作者最后借韩伯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同时对娄公之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3分)
(2)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2分)
(3) 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