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芜湖县,再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芜湖县,再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尽输所负。
会诸路转运司置纠察刑狱官,以福建路命亮,覆讯冤狱,全活者数十人。久之,出知饶州。州豪白氏多执吏短长,尝***人,以赦免,愈骜横,为闾里患,亮发其奸,诛之,部中畏慑。州有铸钱监,匠多而铜锡不给,亮请分其工之半,别置监于池州,岁增铸缗钱十万。
真宗即位,上书言:“陛下初政,军赏宜速,而所在不时给,请遣使分督之。故事,以亲王尹开封,地尊势重,嫌隙易生,愿鉴其繇,以示保全亲爱之道。契丹仍岁南侵,河朔萧然,请修好以息边民。”帝善其言,以亮为可用。 王均反,以为西川转运副使。贼平,主将邀功,诛***不已,亮全活千余人。城中米斗千钱,亮出廪米裁其价,人赖以济。召问蜀事,会械送贼诖误者八十九人至阙下,执政欲尽诛之。亮曰:"愚民胁从,此特百之一二,余窜伏山林者众。今不贷之,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帝悟,悉宥之。加直史馆,复遣还部。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闾患,人共谋***之。事觉,法当死者四人,亮咸贷之,曰:"为民去害,而坐以死罪,非法意也。"徙升州。行次江州,属岁旱民饥,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因奏:“濒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①。”以右谏议大夫知广州。时宜州陈进初平,而澄海兵从进反者家属二百余人,法当配隶,亮悉置不问。盐户逋课,质其妻子于富室,悉取以还其家。海舶久不至,使招来之,明年,至者倍其初,珍货大集,朝廷遣中使赐宴以劳之。
亮有智略,敏于政事,然其所至无廉称。吕夷简少时,从其父蒙亨为县福州,亮见而奇之,妻以女。妻刘恚曰:"嫁女当与县令儿邪?"亮曰:"非尔所知也。"田况、宋庠及其弟祁为童子时,亮皆厚遇之,曰:"是后必大显。"世以亮为知人。亮卒,时夷简在相位,有司谥曰忠肃,人不以为是也。                                (选自《宋史·马亮传》)
注释① 赒 :救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特百之一二特:只,仅B.为民去害,而坐以死罪而:但是
C.属岁旱民饥属:恰逢D.盐户逋课逋:拖欠的税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亮“有智略”的一组是 (    )
①覆讯冤狱,全活者数十人       ②亮请分其工之半,别置监于池州
③以亲王尹开封,地尊势重,嫌隙易生  ④河朔萧然,请修好以息边民
⑤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       ⑥质其妻子于富室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饶州豪强白氏,就是因为抓住官吏的短处,所以更加傲慢强横,为患乡里,饶州知州马亮揭发他的罪状,将他***掉,辖境内的人都畏服。
B.王均事件后,执政想将那些被诱胁加入贼党的八十九人全部诛***。而马亮认为,对被胁从的愚民应该宽大处理,否则,就是消减一个王均,又生一个王均。
C.马亮掌管潭州时,属县中有亡命士卒公然抢掠,成为当地居民的患害,人们一起商量谋划***掉他们。事情被发觉,依法当死的有四人,但马亮对这四人都宽大处理。
D.马亮才智有余而品行方面有不足,在他去世后,有司赠谥号为忠肃,人们都不以为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5分)
⑵濒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⑴译文:吏民中有人因故丢失官钱,登记并没收他的家产也不足够用来赔偿,妻子和孩子受牵连而被拘押的达到数百人。(因缘,亡失,籍,被动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⑵译文:濒江各州都严重歉收,而官吏不救济,希望停止官员买入粮食,让百姓运送粮食来相互救济。(大歉,宾前,罢官籴,转粟以相赒 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芜湖县,再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分宁县云峰院记
曾巩
分宁人勤生而啬施,薄义而喜争,其土俗然也。自府来抵其县五百里, 在山谷穷处。其人修农桑之务,率数口之家,留一人守舍行馌,其外尽在田。 田高下硗腴,随所宜杂殖五谷,无废壤。女妇蚕杼,无懈人。茶盐蜜纸竹箭材苇之货,无有纤巨,治咸尽其身力。其勤如此。富者兼田千亩,廪实藏钱, 至累岁不发,然视捐一钱,可以易死,宁死无所捐。其于施何如也?其间利害不能以稊米,父子、兄弟、夫妇,相去若弈棋然。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意向小戾,则相告讦,结党诪张, 事关节以动视听。甚者画刻金木为章印,摹文书以绐吏,立县庭下,变伪一日千出,虽笞扑徙死交迹,不以属心。其喜争讼,岂比他州县哉?民虽勤而习如是,渐涵入骨髓,故贤令长佐吏比肩,常病其未易治教使移也。 
云峰院在县极西界,无籍图,不知自何时立。景德三年,邑僧道常治其院而侈之。门闼靓深,殿寝言言。栖客之庐,斋庖库庾,序列两旁。浮图所用铙鼓鱼螺钟磬之编,百器备完。吾闻道常气质伟然,虽索其学,其归未能当于义,然治生事不废其勤,亦称其土俗。至有余辄斥散之,不为黍累计惜, 乐淡泊无累,则又若能胜其啬施喜争之心,可言也。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于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此予未敢必也。庆历三年九月,与其徒谋曰:“吾排蓬藋,治是院,不自意成就如此。今老矣,恐泯泯无声畀来人,相与图文字,买石刻之,使永永与是院俱传,可不可也?”咸曰: “然。”推其徒了思来请记,遂来。予不让,为申其可言者宠嘉之,使刻示邑人,其有激也。二十八日,南丰曾巩记。
张伯行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器备完完:完备B.恐泯泯无声畀来人畀 :赠予
C.治其院而侈之侈:扩大D.予不让让:责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薄义而喜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有激也其皆出于此乎
C.必道常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其土俗然也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小题3:下列文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
B.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
C.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
D.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人修农桑之务,率数口之家,留一人守舍行馌,其外尽在田。(3分)
译文:                                                                     
(2)民虽勤而习如是,渐涵入骨髓,故贤令长佐吏比肩,常病其未易治教使移也。(4分)
译文:                                                                     
(3)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于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河东凶亦然(   )     (2)谷不可胜食也(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移其粟于河内B.树之以桑
C.然而不王者D.王无罪岁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B.孟子认为,君王不仅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还让他们吃得好穿得暖,就可以实现王道,这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C.孟子认为,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本文表面看来似散漫无序,实则逻辑清晰,层次井然。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选自李文炤《恒斋文集》)
【注释】①愒:怠废。②食息:生存。③蠹:蛀虫。
小题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治生之道,莫尚乎勤尚:高尚
B.则不能笃志而力行笃:坚实
C.日新则不敝敝:陈旧
D.诚不欲其常安也诚:的确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勤”的一组是(2分)
①一生之计在于勤
②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
③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
④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
⑤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
⑥大禹之圣,且惜寸阴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阐明了勤劳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人无论成就任何事业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B.为加强观点的鲜明性,作者提出论点后,接着引用邵子的名言“一日之计在于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C.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反面论证的方法,指出好逸恶劳的危害,全文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D.文章的最后,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励读者,警醒大家,进一步强调“勤”的重要性。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海,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矣堪:经受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甚:超过
C.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
D.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行:行走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B.而后王斟酌焉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D.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②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坐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穀》,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于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                                  (选自《清史·纪昀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寻:不久
B.论次为《提要》上之次:次序
C.坐子汝传积逋被讼逋:逃亡
D.惩明季讲学之习惩:苦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纪昀“学问渊通”的一组是
①再迁左春坊左庶子                  ②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
③以《左传》本事为文                ④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⑤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       ⑥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B.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各行省所进献的书,评定排列顺序,写成《提要》呈献给皇上。
C.朝廷建造文渊阁收集藏书,命令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经多次升迁纪昀成为兵部侍郎。
D.纪昀在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没有门户之见,对于南宋后各位大儒,非常苛刻痛加批驳。
小题4: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译文:                                                           
(2)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从之。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