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事者,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指父母丧事
B.用其说稍:稍微
C.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天下是非善恶否:贬斥、议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 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禄:使……享受俸禄;状语后置;句意各1分)(2)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见幸:被宠幸;引:推荐;止:推辞;句意各1分)(3)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晏然:安宁;弛:放松;句意各1分)
解析

小题1:B 稍(逐渐)
小题1:C(①说明他少年有豪气,②只说他做出选择要做官,⑥是他的处世态度)
小题1:D(“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错)
小题1: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薪:柴草
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
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寇:进攻
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革: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辍餐投箸,为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①朝廷欲革岭南之弊②饮者怀无厌之欲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②乃至泉所,酌而饮之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B.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C.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D.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欣载奔   一边……一边
B.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C.审容膝之易安     反省
D.眄庭柯以怡颜 使愉快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舟遥遥以轻飏
B.悟已往之不谏    恨晨光之熹微
C.风飘飘而吹衣        门虽设而常关
D.实迷途其未远    未见其术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7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 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遂与之俱出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他们赚了钱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遂大困,寻死富阳。(2分)
⑵奇之,立许字以女。(2分)
⑶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寻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陕西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馀里。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馀里,即以便宜行事。”疏入,上嘉之。未几,丁母忧,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听终制乃赴任。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绝餽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典会试。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奏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不允。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四年,卒,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乡人德之,立祠以祀。雍正中,祀贤良祠。
(节选自《清史稿·吴琠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师下云南,县当孔道  孔:通。
B.三十六年,典会试 典:主管。
C.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 故事:先例,旧事。
D.乡人德之,立祠以祀 德:品德。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吴琠才能卓异的一组是      ( )(3分)
①捕获盗魁诛之                ②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
③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④即擢琠为刑部尚书
⑤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       ⑥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康熙十三年,吴琠因为政绩优异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又因刑部尚书魏象枢多次称赞他贤能在康熙二十年被破格提拔为右通政。
B.陕西发生饥荒,流亡的百姓就到湖广地区要饭吃,吴琠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头救济他们,救活了很多人。
C.没多久,吴琠的母亲去世,他还在丧期,就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不等守丧结束他就前去赴任。
D.有关部门讨论让沁州增加上交的粮食一千三百石,吴琠尽力争论以为不可,这事才算结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琠至,绝餽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⑵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恂乃戮之于市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B.恂遣谷崇以状闻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卿今为吾行也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小题4:断句、翻译
(1) 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2)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分)
(3) 全之则文得其计,***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