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书博鸡者事 (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书博鸡者事 (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②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已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④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注】①袁:袁州路,在今江西宜春一带。 ②臧氏之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指鲁平公宠臣臧仓,曾阻止平公见孟子。 ③嗛(xían):怀恨。 ④褫(chĭ)剥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自负年德,之易:看不起
B.若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果真
C.至豪民第门,捽使跪,之曰数:责备
D.今姑汝贷:借给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博鸡者遨市/师不必贤弟子B.民诬太守者视此/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豪民气尽,额叩地/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博鸡者告众曰/相如持璧却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至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搏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3分)
(2)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3分)
(3)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2) 走一步喊一声,不喊就用棍子打他的后背,脊背全打伤了。
(3) 你干得确实是痛快,然而太守的冤屈还未伸,还是没有用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D项:贷:宽恕。原文语境“汝罪宜死,今姑汝”,很显然翻译成“借给”是不正确的。
点评:考生一定要注意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尤其是那些在现代汉语中意思发生变化的实词,即古今异义词,本题D项就属于古今异义词。本题运用语境分析法可以迎刃而解。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分别为介词“在”和介词“比”。B项分别为动词“作为”和介词“替、为”。C项分别为介词“用”和连词“因为”。D项均为连词“于是”。
点评: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这需要在平时学习课本文言文时的用心积累,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去判断。所以这个题和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也密切相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小题3:
试题分析:A项 “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诸为里侠者皆下之”,意思是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点评:本题对原文的一些较难理解处进行了解说,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有帮助,符合当今命题方向。错误选项也只是在“下”字上设陷阱,难度不大。 本题和翻译(1)有交叉部分。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如下得分点:(1)任气:意气用事;下之:服从他。(2)杖:用棍子打;创:被打伤。(3)若:你;诚:确实;白:平原昭雪。每题句意通顺一分。
点评:本题翻译的三个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实词的理解,考生必须把语句放在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提高正确率,还要注意语句通顺。
参考译文:
有个以斗鸡作赌博的袁州人,一向蛮不讲理,不从事生产。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元朝至正年间,袁州有个总管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绩,老百姓很爱戴他。(这时)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姓臧的,是新升的高官,要巡察所管各路到袁州来。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听说他要来,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姓臧的大怒,想凭借法律来陷害他。偏巧袁州有个土豪,曾受过总管的杖刑,了解到肃政廉访司心里怀恨总管,就诬告总管接受了自己的贿赂。肃政廉访司于是逮捕了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袁州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有一天,博鸡人在街上游荡。大家知道他有办法,就责备他说:“你平素是有名的勇敢人,只能欺侮贫穷软弱的人罢了。那个土豪仗着他有钱,诬陷罢免了好总管,使袁州百姓失去了父母管。你若确实是条好汉,就不能为我们总管出把力气吗?”博鸡人说:“当然可以!”立即到贫穷人聚居的地方,喊来些一向勇猛的年轻人,一下子集合了几十人,在路上拦截土豪。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随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他的)奴仆惊惶地各自逃散。(博鸡人)就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上,又骑上他的马,指挥众人推搡着土豪到马前,反绑着两手,在街上游街示众,还让他自己喊着:“作为老百姓诬陷总管的人就看我啊!”走一走喊一声,不喊就用棍子打他的后背,脊背全打伤了。……天黑了,(游街示众)到了土豪的家门口,抓住头发让他跪下,斥责他说:“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以后不好好改过自新,而且再说坏说,我一定烧了你的房子,***掉你的全家!”土豪的气焰一点没有了,用前额碰地,谢罪说不敢,才放了他。
博鸡人这时告诉众人说:“这回够不够报答总管了呢?”大家说:“你干得确实是痛快,然而总管的冤屈还未伸,还是没有用。”博鸡人说:“是的。”就用几张大纸糊成横幅,宽两丈,大大地写上一个“屈”字,用两根竿子撑起来,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台臣不受理。于是他就和同伙们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台臣感到羞愧,随后接受了他的状子。恢复了总管的官职,撤了姓臧的官。
在这时候,博鸡人由于讲义气扬名于东南一带。
核心考点
试题【书博鸡者事 (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三游洞序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①“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上疏请求捕***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从江州司马任上改授忠州(四川忠县)刺史。“刺史”是唐代州的行政长官,“司马”则是州刺史的属吏。②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③祗(zhī)命:奉命。之:往。④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⑤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⑥矧(shěn):况且。⑦廞:通“嵌”。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小题1:文章第二段,作者从□□和□□的角度详细描绘了三游洞的洞石、泉水。﹙2分﹚
小题2:以下语句中,全都表现“斯境胜绝”的一组是(      ) ﹙2分﹚
①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②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③寂寥委置,罕有到者④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⑤怜奇惜别,且叹且言⑥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一段写三人相会的情形,交代了相会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
B.文章第二段写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洞内景致可用险、惊、幻来概括。
C.本文因事起意,因景伤情,景致与人的感情达到了契合无间的地步。
D.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叙事简洁,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
小题4:简析第二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小题5:本文“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作者借游“三游洞”抒发了怎样的感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霸诸侯,夷狄攘:打击
B.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顾:探望
C.吾意以仲举天下之贤者以对且:将要
D.可以威公之手足耶絷:束缚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不知本”的一项是(  )(3分)
①管仲相威公,霸诸侯 ②其言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
③ 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④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⑤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 ⑥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齐国的安定强盛,不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齐国的祸乱,不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是管仲。
B.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
C.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
D.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小题4:把下面三个(含两个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张  良 奇  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gǔ)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4×2=8分)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                       < 2>.父去里
<3>.其老,强忍                                  <4>.良业取履
小题2: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老父,衣(hè,粗布短衣)B.孺子(rúzǐ,孩子,年轻人)
C.忍(qiáng,勉强)D.长跪之(lǚ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小题3: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老父,褐(名词作动词用,穿)
B.良尝闲从容游下邳圯上(名词作状语,修饰“游”)
C.良殊大惊,随之(名词作动词用,看)
D.良因之,跪曰:“诺。”(名词作动词用,怪异 )
小题4: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诚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游:游学
B.因上章请行粟补官之令纳:上交
C.民持钞出籴,稍即不用昏:模糊不清
D.夜则闭户,张灯读窃:盗窃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5分)
(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愿枉车骑之拜访
B.公子侯生坐上坐延请
C.乃客就车辞别
D.遍宾客赞扬
小题2: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3:下列都是从侧面烘托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3分)
①公子执辔愈恭
②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③从骑皆窃骂侯生
④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⑤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⑥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