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
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关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索得霸,见而悦之。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
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①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霸从事謥詷②不法,周得其罪,便收竟,霸益以善周。
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将军。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榇(chèn):棺材。②謥詷,人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太祖索得霸募:广泛征求
B.周得其罪,便收竟考:拷打
C.当遣兵霸,霸与战于逢龙。逆:阻止
D.宁肯吾等邪捐:抛弃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祖讨吕布也  蚓无爪牙
B.霸所以能自立者,不为此也臣供养无主,辞不复命
C.霸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于是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清定海岱,功莫大于其身也,则耻师
小题3: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4分)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4分)
小题4:第一卷文言文中,臧霸堪称有勇有德之士。他的“勇”和“德”分别表现在哪些事实上?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1)(臧戒)依据国法,不肯听任太守为所欲为,私自***人,太守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听”,“私”,“诣”各1分,大意1分。)
(2)我受主公(太祖曹操)存命保全之恩,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希望将军替我(向主公)解释。(“生全”,“王霸”,“为之辞”各1分,大意1分)
小题4:“勇”表现在:①将客救父,亡命东海;②讨孙权,先登入阵,攻破居巢;③连夜追击陈兰的救兵,助张辽大破陈兰。
“德”表现在:①拒绝奉上徐翕、毛晖的首级,并以仁德打动了太祖且救了徐翕、毛晖;②不偏袒自己的下属謥詷,并愈敬重秉公执法的武周。(共5点,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文言实词理解正误的能力。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是常见考点。解答试题时应从这几方面着手。C项,逆:迎战。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虚词词义也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要结合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确定。B、连词,“因为”;A、主谓间,消独/定语后置标志;C、于是,就/通过;D、于此/句末语气词。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翻译能力。文言翻译,除关注文言实词虚词所涉及的文言现象外,还要注意是否包含特殊句式,这些都是考点,有时也是得分点。如(1)“听”(听任),“私”(私自),“诣”(送到)(2)“生全”(活命保全),“王霸”(称王称霸,名动),“为之辞”(替我解释)。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主形象的概括能力。这需要整体把握文中记述的传主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品行。
【文言翻译】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 人。父亲臧戒,曾任华县狱掾,其间因依据国法,不肯听任泰山太守凭私欲***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当时监送者约有百余人。臧霸当时十八岁,引领从客几十人在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父亲,监送者都不敢动,臧霸便与父亲一起奔命于东海,而臧霸亦从此以勇猛健壮闻名于世。
黄巾起义时,臧霸跟从陶谦击破贼众,授予骑都尉官职。于是臧霸在徐州招收士兵,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驻扎在开阳一带。太祖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曹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非常喜欢他.
曹操在兖州时,任命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都背叛。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告诉刘备,让他告诉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对刘备说:“我能依靠自力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主公(太祖曹操)存命保全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希望将军为我(向主公)解说。”刘备便把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对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你却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我的心愿啊。”于是让徐翕、毛晖二人都做了郡守。
当时曹操正与袁绍相对抗,而臧霸屡次带领精兵进入青州,所以曹操能专心应付袁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曹操在南皮打败了袁谭,臧霸等前往祝贺。臧霸便求派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说:“诸位忠心报国,但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前往侍奉高祖,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棺木追随,而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将用什么来改变前人的做法呢!”
当时东州纷乱,臧霸等执正匡义,征伐暴虐,使黄海、渤海、泰山地区清平安定,他的功没有谁比他大的了,于是都被封为列侯。臧霸被授予都亭侯,又同时担任威虏将军。臧霸又与于禁讨伐昌豨,与夏侯渊征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劳,升迁为徐州刺史。
沛国人武周担任下邳令,臧霸尊敬武周,认为他与众不同,常到其舍做客。后来臧霸的从事謥詷不遵守法令,武周获得他的罪状,就拘押拷问謥詷使其死于狱中,臧霸更因此与武周友善。
臧霸跟从太祖讨伐孙权,先登入敌阵,再入巢湖,攻破居巢。张辽讨陈兰时,臧霸被调到皖,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能前往救助陈兰。韩当派兵迎战臧霸,臧霸与韩当在逢龙作战,韩当又派兵在夹石拦阻臧霸,臧霸与韩当作战且打败了韩当,带军队回到舒城驻扎。孙权派几万人乘船驻扎在舒口,分兵前往营救陈兰,听说臧霸军队驻扎在舒城时,立即撤军。臧霸引军连夜追赶,到天明时,行军一百多里,拦阻敌人前后夹击。敌人窘急不堪,不能上船,跳水而逃者很多。于是吴军不能救陈兰,张辽便打败了陈兰。
臧霸跟从太祖到濡须口征讨孙权,与张辽同为前锋,行军途中遇上大雨,前锋大军先到,江水竟然增涨,敌船逐渐靠近,将士都惶恐不安。张辽想撤离,臧霸阻止张辽说 :“曹公很清楚战事顺利与否,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第二天,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张辽到了太祖处,把臧霸之言告诉太祖。曹操认为臧霸做得好,授予扬威将军、假节的称号。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的划线处断句。(限划8处)(4分)
后 生 才 锐 者 最 易 坏 若 有 之 父 兄 当 以 为 忧 不 可 以 为 喜 也 切 须 常 加 简 束 令 熟 读 经 子 训 以 宽 厚 恭 谨 勿 令 与 浮 薄 者 游 处。 如 此 十 许 年, 志 趣 自 成。  (《放翁家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晃传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及践阼,进封杨侯。与夏侯尚讨刘备于上庸,破之。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陈:陈述
B.太祖闻,甚喜,假晃节假:授,给予
C.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前:以前
D.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效:效力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须兵马集至,俱前今其智反不能及
B.晃扬声当攻围头屯,密攻四冢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C.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后则或咎欲出者
D.病笃,遗令敛时服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4分)
(2)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5分)
小题4:徐晃作战有勇有谋,备受曹操称赞。文中哪些事能够体现出徐晃有勇有谋?请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危 邦 不 入 乱 邦 不 居 天 下 有 道 则 见 无 道 则 隐 邦 有 道 贫 且 贱 焉 耻 也 邦 无 道 富 且 贵 焉 耻 也 。    (选自《论语·泰伯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①自东征备,破之,还于官波。
二月,绍遣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自引兵至黎阳,将波河。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顏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坏敌,如何去之!”绍将文丑将五六千骑至。诸将复白:“可上马。” 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竟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逆为屯。公亦分营以当,合战不利。公与荀或书,议欲还许②。 或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敗。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 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尽烧其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球。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城在背后,乃白!” 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彼攻琼等,吾拔其营,彼固无 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紹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 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节)
【注】①公:指曹操。②许:地名,许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良可禽也禽:擒拿B.公勒兵驻营南販下勒:勒令
C.遣徐晃、史涣邀击邀:拦截D.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将:率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将渡兵向后者 入前为寿B.欲公决胜败彼彼年相若也
C.向而不济青泥盘盘D.绍初闻公击琼 臣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镟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在处死了密谋加害自己的董等人后,亲自领军东征刘备,凯旋官渡。
B.为救援刘延,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佯装波河,突袭白马,终于大获成功。
C.面对袁绍的连营之阵,处于劣势的曹操在荀或劝说下,坚定了决战的信心。
D.曹操采纳荀攸的计策,烧毁袁军粮车,斩***淳于琼,破袁绍后,天下莫敌。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余于丰乐。诘朝游醉翁,放于琅琊觞。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日: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之,旁之日“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块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祜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
(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节)
[注]①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治具余于丰乐饮:饮酒
B.顾其山水涸童:光秃
C.则砌而之新:翻新
D.以今昔,其难易不十倍哉程:衡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放于琅琊觞若不阙秦,将取之
B.护以周垣 臣死不避
C.可倚而临池且望梅其闻道亦先乎吾
D.其民困征发 而君幸赵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经三过滁阳都未能完成游览琅琊二亭的心愿,等到有机会游览时,发现欧阳修。 描绘的各种景象已不存在。
B.滁阳太守亲自筹划主持修复琅琊山各处景观,使醉翁亭和丰乐亭焕然一新,修复这两座亭的费用都是太守捐献的。
C.琅琊山因欧阳修名扬天下,其扬名之时都处在国运昌盛之时;滁阳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
D.文章对当时的滁阳太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认为在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下,时任太守甚至比欧阳修做的还要好。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5分)
译文: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