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益贵重之。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面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3分)
A.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拒绝
B.曹操不可除卒:通“猝”,仓促
C.乘犊车,吏卒从:使……跟随
D.使之去目:用眼睛示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分)
A.肃指一囷与周瑜秦王恐其破璧,辞谢
B.权起更衣,肃追宇下州司临门,急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四海浩浩如冯虚御风
D.惟德所在耳,何常有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面对前来求取粮食的周瑜,鲁肃慷慨地把家中的两仓米送给他一仓。周瑜认为鲁肃是个奇才,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又把它介绍给孙权。
B.得知曹操来犯,孙权集合众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设身处地地位他着想,劝他力排众议,早定大计,这与孙权的心意相合。
C.击败曹操后,孙权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鲁肃却自恃功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车软轮迎接他。
D.周瑜病困,鲁肃领军。在于蜀军相拒时,鲁肃邀请关羽谈判。会面时,鲁肃责问关羽蜀军失信,最终刘备以湘水划界,两家于是罢军。
小题4:用“/”给文中划线句部分断句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小题5: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4分)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3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小题5:⑴周瑜趁机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或“当世君王”),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4分,“因”“时”“类”各1分,句意1分)⑵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都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3分,“向” “图”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拒:抵抗。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原文“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解释为“拒绝”,刘备和关于相互拒绝解释不通,应该在“与羽相拒”前面省略主语“鲁肃”,这样“拒”解释为“对抗”“对峙”,文意就通了。
小题2:
试题分析:A副词,于是、就。 B至、到;比。C介词,同“于”,到、在;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具体的意义和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C对应的原文“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意思是“我希望将军您的威仪恩德遍于四海,统一九州,能够成就帝王大业,那时再用迎接贤士贵宾的软轮安车征召我,这才算显赫荣耀呢”,它是希望孙权成就帝业,选项“鲁肃却恃功自大”无中生有。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周瑜病困(人称变化,断开)即拜肃奋武校尉(官职、职责中间断开)代瑜领兵(事件转换,断开)及羽与肃邻界(新的陈述对象、断开)数生狐疑(陈述对象变化、断开)疆埸纷错(陈述对象变化、断开)/肃常以欢好抚之。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⑴因——趁机,宜——应该,时——当世(或“当世君王”),比——类。⑵向——刚才,误——妨害,图——谋议。
【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东城县人。家中富有钱财,生性乐于施舍。周瑜任居巢县令,带领几百人专程拜访问候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中有两大圆仓的米,各有三千斛,鲁肃便指着其中的一仓米说送给周瑜,周瑜愈加知道鲁肃是个奇才,于是就结为亲密好友。这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住在吴县,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孙权马上召见鲁肃,与他交谈后便非常喜爱他。众宾客结束谈话后退出,鲁肃也告辞离去,孙权就单独叫鲁肃回来,合坐一席对饮,(鲁肃)说:“鲁肃我私下推想,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下子被铲除。我替将军您谋划,只有尽取长江流域,并占为己有,然后称帝建号来谋取天下,这就是汉高帝一样的事业啊。”孙权更加敬重他。
适逢孙权得到曹操要东来的消息,和众将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曹操,而只有鲁肃没有说话。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心意,握住他的手说:“您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现在只有像鲁肃我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操罢了,而将军您却不行。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鲁肃我投降曹操,曹操会把鲁肃我送回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可能会做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乘坐牛车,带着吏卒,在士大夫们交游,逐级升迁还可能会做州郡长官。如果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在哪里安身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众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主张,使我很失望;现在您阐明大计,正和我的心意相同,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鄱阳,鲁肃劝孙权赶快追召周瑜返回。随即任命周瑜掌管此事,让鲁肃做赞军校尉,帮助谋划策略。曹操大败撤退,鲁肃当即先返回吴郡,孙权隆重地邀请众位将领迎接鲁肃。鲁肃正要入殿阁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施礼,并对他说:“子敬,我为您扶鞍下马来迎接您,足以使您感到显赫荣耀了吧?”鲁肃快步赶上前说:“还不够。”众人听到这话,没有不感到惊愕的。大家就座后,鲁肃慢慢举起马鞭说道:“我希望将军您的威仪恩德遍于四海,统一九州,能够成就帝王大业,那时再用迎接贤士贵宾的软轮安车征召我,这才算显赫荣耀呢。”孙权拍掌欢笑。
周瑜染病,孙权旋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军。关羽镇守荆州因为与鲁肃的军队邻近,双方屡生狐疑,彼此矛盾的情形愈发严重,而边界犬牙交错,为了边境土地的归属两方各执所见常闹得不愉快,而到头来鲁肃每每对关羽让步以保全两家的情谊。是时鲁肃屯军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一同谈判,双方兵马各驻扎在会场百步之外,将领一级的高级武官俱单刀赴会。会议上鲁肃责问关羽道:“过去我方好心地将土地借予你们,是因为贵军兵败远来无立锥之地的缘故。眼下既然贵方已占领益州,就该把土地归还我家。岂知不但寸土未还,就连我方退一步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你们也不肯从命,……”话还没说完,坐中有一人插嘴道:“土地向来便是有德者居之,哪有专属一家的道理?”鲁肃听罢大声喝斥声色俱厉,关羽拿刀起身道:“这是国家大事,这小子懂什么!”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乖地离开会场。后来刘备应许孙权,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尽数割与孙吴,而湘水以西则属刘备,两家于是罢军。
鲁肃死。孙权给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葬礼。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从前鲁子敬曾说到我称帝这件事,他可以说是看明了天下的局势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论语》中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小题1: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2分)
小题2: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每题3分)
(一)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①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埶”同“势”。
【参考译文: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他(舜) 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从:率领
B.若入前为寿寿:祝寿
C.***人如不能举:穷尽
D.自功伐矜:夸耀
小题2:下列各组,全都能说明项羽“为人不忍”的一组是:(  )(3分)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按剑而跽
⑤壮士!能复饮乎
⑥项王未有以应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情节、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前来鸿门请罪,项王不但没有惩罚刘邦,反而把告密的曹无伤出卖给刘邦,导致刘邦回营后立即就诛***了曹无伤。这一看似无心的举动恰恰表现了项王的“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思想。
B.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死刘邦,甚至最后采用了让项庄行刺的计谋,但项王对范增的建议始终不采纳,导致最后刘邦顺利脱逃,这正是太史公指责的“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表现。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拚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
D.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认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太史公在肯定项羽功绩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的失败的原因是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3)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后徙砀山。元末从刘福通党李喜喜入蜀。喜喜败,从明玉珍,玉珍不能用。走武昌,从陈友谅。
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帝与语,奇之,用为将。从征武昌,城东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汉兵据之,诸将顾莫前。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流矢中颊,不为。武昌平,授雄武卫指挥使。
洪武三年从大将军捣定西,大破扩廓。移兵伐蜀,夺略阳关,遂入沔。分兵自连云栈合攻汉中,克之,以馈饷不继,还军西安。
明年征虏前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和帅廖永忠等以舟师攻瞿塘,友德帅顾时等以步骑出秦、陇。太祖谕友德曰:“蜀人闻我西伐,必悉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抗我师。若出不意,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兵贵神速。”友德疾驰至陕,集诸军声言出金牛,潜引兵趋陈仓,攀援岩谷,昼夜行。抵阶州,败蜀将丁世珍,克其城。蜀人断白龙江桥,友德修桥渡,破五里关,遂拔文州。渡白水江,趋绵州。时汉江水涨,不得渡,伐木造战舰。欲以军声通瞿塘,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文、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蜀守者见之,皆解体。
初,蜀人闻大军西征,丞相戴寿等果悉众守瞿塘。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始分兵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谓将士曰:“援师远来,闻大亨破,已胆落,无能为也。”迎击,大败之。遂拔汉州,进围成都。寿等以象战。友德令以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象反走,躏藉死者甚众。寿等闻其主明升已降,乃籍府库仓廪面缚诣军门。成都平。分兵徇州邑未下者,克保宁,执吴友仁送京师,蜀地悉定。友德之攻汉州,汤和尚军大溪口。既于江流得木牌,乃进师。而戴寿等撤其精兵西救汉州,留老弱守瞿塘,故永忠等得乘胜捣重庆,明升,于是太祖制《平西蜀文》,盛称友德功为第一,廖永忠次之。师还,受上赏。
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曰:“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
(《明史·傅友德传》,有删改)
注:①明玉珍,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②扩廓,当时蒙古族的一个将领。③明升是明玉珍的儿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矢中颊,不为沮:阻止
B.明年征虏前将军充:担任
C.汤和尚军大溪口顿:驻扎
D.故永忠等得乘胜捣重庆,明升降:投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将顾莫前还必迎取
B.潜引兵趋陈仓泉涓涓始流
C.友德修桥渡谨拜表
D.友德之攻汉州南冥者,天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友德先跟随刘福通进入蜀地,后又跟随明玉珍、陈友谅等人,最后在明太祖攻打江州的时候率部投降太祖并受到重用。
B.傅友德作战勇敢,在战争中经常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信心,在攻打武昌和成都的战争都曾这样。
C.傅友德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懂得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击溃敌人,还懂得利用心理战术瓦解敌人。
D.傅友德虽屡建战功,得到很多奖赏,后来他又提出要上千亩田产的要求,这也引起太祖的不满,最终导致悲剧的结局。
小题4: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分)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
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不从浩言。
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
初,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每奇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伤恨,复以少女继婚。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                                           ( 选自《魏书》有删节)【注】①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简:挑选B.若来秋无,愿更图也  年:收成
C.出仓谷以之 禀:供给D.自宰司之被辱   戮:处死
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宫省左右多微过得罪。②越国鄙远。
B.①太史令王亮、苏垣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②愿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今国家迁都邺。②其制稍异前。
D.①浩怒,取焚之。②吾尝跂望矣。
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 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3分)
(2) 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3分)
(3) 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4分)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礼之重:器重B.似道怒,其疏寝:搁置
C.又除赵溍建康 知:知府D.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旋:随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似道主说      文龙斩之而纵副以还
B.似道庇之       使其姻家持书招降
C.文龙上疏以为不可   以为京尹
D.是当罚赏也     为安步徐行之仪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御史台谏官,有什么建议就先将奏章稿呈送贾似道,待他同意后才上呈,陈文龙任监察御史没有这样做,因而冒犯了贾似道。
B.陈文龙认为范文虎统军却丢失城池,赵溍乳臭未干,而黄万石又不勤于政事,这几个贾似道提拔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都应该免职。
C.当边关紧急时,陈文龙向朝廷进言,认为朝廷大臣应当同心图治,不要只发表空洞的议论。后来贾似道后悔没听取他的建议。
D.林华投降引元兵攻城,曹澄孙又打开城门迎敌,陈文龙被捕至元军中,但无论元兵劝降还是动刑,甚至再三强迫,他都宁死不屈。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3分)
                                                                                         
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