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注】。”(《论语颜渊》)
②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注】 偃(yǎn ): 倒下。
小题1:第①段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①②两段中都提到了“善”,与孔子观点相比,孟子更强调什么?请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风”是指君子的德行,“草”是指小人的德行;(1分)说明的道理:施政者要发扬君子之风,实行善政,(1分)要做好的表率。(1分)
小题2:孟子更强调“善”的教育感化的功能,(1分)他认为单凭“善”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还要用“善”来教育感化人,才能使天下人心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考查对孔子观点的概括,“风”与“草”的本体在原文中有明确的表达,即“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而比喻所表达的道理,则在语段的整体意思中,对于季康子的武力治国想法,孔子提出“子欲善而民善”的主张,而这一主张就是“风”与“草”所包含的道理。
试题分析:
小题2: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比较分析。孔子的“子欲善而民善”即孟子所说的“以善服人”,而孟子的观点中,除了“以善服人”,还有“以善养人”。所谓“养”,指的是有意识地培养、感召、教化,也就是说,孟子认为君王的“善”不仅是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还应当是一种执政措施、道德教育。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注】,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③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注】 谅:诚实。
小题1: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应该与哪几种人交朋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孔子和孟子认为,与朋友相处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②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注】 ①或:通“惑”,感到奇怪。②数:技术。
在孔子和孟子看来,求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才能做到这些条件?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上》)
在孔子和孟子看来,说话要有什么讲究?理由是什么?请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性孝,士论之多:赞美。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薄:攻击。
C.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探望。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守仁“多智善谋”的一组是(  )(3分)
①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⑤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邵道人传
李梦阳
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郡中诸子弟少年争来事道人。道人凡所颐指色授之,诸子弟少年无不道人意者。
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请往,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即可活,道人则目诸弟子,而诸弟子则置饭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诵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瘥矣!”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然道人不取钱,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病者家脱有见饭饭道人,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饭,更以碗列之,不食也。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曰:“更造美食?”道人则不食。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终不欲人更造也。
道人善饮水,乡野人闻之,争来请,愿观道人饮水,道人微笑然之。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乡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饮之。若冬月水冰,则闻道人齿间瀺瀺声,顷之,肩踊面红,汗簌簌下若雨也。
道人与予世父同时,世父患胫疡久不愈。以问道人,道人曰:“此祟也,往聘于某氏乎?谓其女陋也,将更聘之,女惭而缢死,此其祟也。”世父大惊,伏地顿首曰:“奈何?”道人曰:“今遇我,三日解矣。”三日疡果瘥。
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一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诸弟子悟其归谓死也,环守之。夜有登几伺其息者,道人犹挥肱坠焉。夜半,霹雳隐隐起屋脊,若戈士甲马战斗之声。诸弟子震慑伏地,天明起视,则道人死矣。
赞曰:子不语怪。若道人者,何如人哉?二氏惑世乱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辞。急人所难,而后已。呜呼,是所谓逃于墨者,非耶?
(选自明代李梦阳《空同集》)
【注释】二氏:此指佛教、道教两家。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弟少年无不道人意者当:适合
B.道人微笑然之颔:点头
C.诸弟子悟其归谓死也始:起初
D.急人所难,而后已弊:通“毙”,死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碗列诸案B.更造美食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且君尝晋君赐矣
C.若往聘某氏乎D.夜有登几伺其息者
余威震殊俗                       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邵道人“诚谨忠厚”的一组是
①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             
②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
③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                       
④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
⑤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         
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
A.①②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道人无论白天昼夜都坐在露天处,他平常不愿说话,郡中的少年争相来侍奉他,他就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B.邵道人喜欢替人看病,而且从不收钱,只需病家每年从正月开始,每月拿出一尺布作衣服里子,布够了,便不再拿取。
C.邵道人擅长喝水,乡里人争相来观看。道人让乡里人用碗盛好水摆放在桌案上,无论有多少碗水,他都会一饮而尽。
D.邵道人临死前的那天晚上,屋脊上发出了金戈铁马般的声响,弟子们都很害怕,第二天天亮,才发现邵道人已经死去。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3分)
(2)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3分)
(3)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终不欲更造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