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臣少仕伪朝,历郎署职:职务。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优厚。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审察。
D.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听:听任。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凡在故老,犹蒙育②本图宦达,不名节
B.①至微至陋,蒙拔擢②人非圣贤,孰能无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②门衰祚,晚有儿息
D.①岂敢盘桓,有希冀②皇天后土实共鉴
小题3:下列语句能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    )
A.①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②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B.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D.①乌鸟私情,愿乞终养②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小题4: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
B.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C.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
D.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项“职”是动词,担任。
小题2:A项“矜”,①动词,怜悯;②动词,自夸。B项“过”,①副词,过度;②名词,过错。C项“薄”,①动词,接近;②形容词,少、不厚。D项“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小题3:A项②不能表达尽心效忠;B项②不能表达尽心效忠;C项①②都是表明想报答祖母之恩。
小题4:B项“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错误。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总结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课文部分)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自抚养躬:亲自
B.使吴,有才辩数:多次
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服阕:服丧期满
D.华之善:好
小题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②③④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太子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副榜贡生,充官学教习。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奉檄巡河,日夜坐卧舟中,与兵役同劳苦,俾不得通盗,河盗敛戢。署四会县,地瘠盗炽。衡团练壮丁,连村自保。诇捕会匪,焚其籍,以安反侧,只治渠魁,众乃定。调署博罗,城中故设征粮店数家。乡又设十站民以为累衡至即除之。俗多自戕,里豪蠹役杂持之,害滋甚。衡释诬滥,严惩主使,锢习一清。道光三年,授四川垫江,俗轻生亦如博罗。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获匪初犯者,曰:“饥寒迫尔。”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匪辄感泣改行。
调署梁山,处万山中,去水道远,岁苦旱。衡相地修塘堰,以时蓄泄,为永久之计。捐田建屋,养孤贫,岁得谷数百石,上官下其法通省仿行。寻调巴县。为重庆府附郭,号难治。白役七千余人,倚食衙前。衡至,役皆无所得食,散为民,存百余人,备使令而已。岁歉,衡谓济荒之法,聚不如散,命各归各保,以便赈恤。是年虽饥不害。
衡尝谓律意忠厚,本之为治,求达爱民之心。然爱民必先去其病民者,故恒寓宽于严。官民之阻隔,皆缘丁胥表里为奸。有诉讼,坐堂受牍,亲书牒令原告交里正,转摄所讼之人,到即讯结。非重狱,不遣隶勾摄;即遣,必注隶之姓名齿貌于签。又令互相保结,设连坐法,蠹役无所施技。性素严,临讼辄霁颜,俾得通其情,抶不过十,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尝访延士绅,周知地方利害,次第举革。待丞、尉、营弁必和衷,时周其乏,缓急可相倚。城乡立义学,公余亲课之。为治大要以恤贫保富、正人心、端士习为主。总督戴三锡巡川东,其旁邑民诉冤者皆乞付刘青天决之,语上闻。
擢绵州直隶州知州,宣宗召对,嘉其公勤。每语人曰:“牧令亲民,随事可尽吾心;太守渐远民,安静率属而已,不如州县之得一意民事也。”然衡所在属吏化之无厉民者。后擢河南开归陈许道,未几,病。久之,病不愈,遂乞归。数年始卒。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皆请祀之名宦祠。
衡所著书,皆阅历有得之言,当世论治者,与汪辉祖学治臆说诸书同奉为圭臬。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 ①渠魁:古代称敌对方的首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发:派遣
B.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谕:明白
C.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宥:惩罚
D.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贷:宽恕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四川垫江任职时,刘衡对于初次犯罪的人,会以他们是受饥寒逼迫为由予以释放,并资助钱财让其谋生,这些人很感激刘衡。
B.在山东梁山任职时,刘衡捐出田地建造房屋,抚养孤儿,救助贫民,每年收获谷物几百石,上级推广他的办法让全省仿照执行。
C.有了诉讼案件,刘衡亲自书写公告受理,诉讼人到来之后立即审讯结案。又针对百姓设置了连坐之法,避免他们施展邪恶手段。
D.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的百姓请求把刘衡的名字记入官员的祠堂里祭祀。刘衡的著述书籍与汪辉祖的书籍被时人当成准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禫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是,与日讲,积诚开帝意务:务必
B.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停止
C.孝宗晚年慨然欲弊政厘:治理
D.帝乃遣行人手敕即家起之赍:带着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B.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及尚书倪岳坚决反对。
C.孝宗晚年,宦官违法乱纪,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以空名领取粮饷,危害很大。谢迁进谏得到了皇帝的赞同。
D.谢迁善于进谏,得到几任皇帝的赏识,晚年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待遇优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舟人传
[清]张光纬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
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
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间,夜遇强盗,***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钦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
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
[注] ①刺船:用篙撑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所何业操:从事
B.妾亦宦之也息:子女
C.吾当徐访子亲属访:拜访
D.天下大乱,各自爱:爱惜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泰岩买了一条小船去收债,见到舟人与船上女子,心中就有疑虑,而舟人掷牛至岸,更加重了他的疑忌。
B.女子一家人出行,途中遭遇强盗,父母被***,钱财被抢,舟人从黑暗中跃入舟中***死了强盗,替她报了仇。
C.陈泰岩知道了舟人的义举后,对舟人疑虑全消,敬佩不已。回到郡中,两人感慨叹息着分了手,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D.文章欲扬先抑,通过写陈泰岩对舟人由疑虑到害怕再到敬为异人,塑造出舟人本领高强、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的形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好文,字惟中,大名之东明人。登至治元年进士第,授大名路浚州判官。丁内忧,服阕,起为国子监丞,拜监察御史。时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于古未闻。袭其名而不蹈其实,未见其益。”因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录囚河东,有李拜拜者,***人,而行凶之仗不明,凡十四年不决。好文曰:“岂有不决之狱如是其久乎!”立出之。王傅撒都剌,以足蹋人而死,众皆曰:“***人非刃,当杖之。”好文曰:“怙势***人甚于用刃况因有所求而***之其情为尤重。”乃置之死,河东为之震肃。
至正三年,郊祀,召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事。帝之亲祀也,至宁宗室,遣阿鲁问曰:“兄拜弟可乎?”好文与博士刘闻对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帝遂拜。由是每亲祀,必命好文摄礼仪使。与修辽、金、宋史,除治书侍御史。俄除参议中书省事。视事十日,以史故,仍为治书。西蜀奉使,以私憾摭拾廉访使曾文博、佥事兀马儿、王武事。文博死,兀马儿诬服,武不屈,以轻侮抵罪。好文曰:“奉使代天子行事,当问民疾苦,黜陟邪正。今行省以下,至于郡县,未闻举劾一人,独风宪之司,无一免者,此岂正大之体乎!”率御史力辩武等之枉,并言奉使不法者十余事。
帝以皇太子年渐长,开端本堂,命皇太子入学,而命好文以翰林学士兼谕德。好文力辞,上书宰相曰:“三代圣王,莫不以教世子为先务,盖帝王之治本于道,圣贤之道存于经,而传经期于明道,出治在于为学,关系至重,要在得人。自非德堪范模,则不足以辅成德性。自非学臻阃奥,则不足以启迪聪明。宜求道德之鸿儒,仰成国家之盛事。而好文天资本下,人望素轻,草野之习,而久与性成,章句之学,而浸以事废,骤膺重托,负荷诚难。必别加选抡庶几国家有得人之助而好文免妨贤之讥。”丞相以其书闻,帝嘉叹之,而不允其辞。
十六年,复上书皇太子,其言曰:“臣之所言,即前日所进经典之大意也,殿下宜以所进诸书,参以《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篇,果能一一推而行之则万机之政、太平之治不难致矣。”皇太子深敬礼而嘉纳之。后屡引年乞致仕,辞至再三,遂拜光禄大夫,仍以翰林学士禄终其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丁内忧,服阕:终了
B.囚河东录:审查
C.修辽、金、宋史与:参与
D.丞相以其书闻:闻名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恢复至元年号纪年,李好文认为袭用过去已经用过的年号,却没有实行当时的措施,不会有什么好处。
B.皇帝亲自祭祀,到了元宁宗庙里,曾问李好文是否可以拜礼,李好文和刘闻说应该行后代之礼,皇帝接受了建议。
C.朝廷派往西蜀的使者官报私仇,污蔑西蜀廉访使曾文博、佥事兀马儿和王武等人犯罪,曾文博、兀马儿被迫无辜而服罪。
D.皇帝命李好文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兼任太子谕德,李好文认为自己的品德学问不能胜任培育太子的重任,应该选求品学兼优的鸿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