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堤堰,陂塘 决:疏浚
B.后安石国 当:掌管
C.众不能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体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贷谷民,出息以偿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朝苏子与客泛游赤壁之下
C.未尝财不足为公患也余与四人拥火
D.臣之所称,流俗所不讲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小题3:给文中加虚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B.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C.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D.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译文: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4分)
译文:⑶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
(1)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美名。(大意1分,“友生”1分,“携以示”1分,“延誉”1分)
(2)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大意1分,“不次进用”1分“激”1分,“奔竞”1分)
(3)陛下难道能够以长久依靠上天赐予的宠幸为常法,而没有一旦发生忧患的考虑吗?(大意1分,“其”1分,“以天幸”1分,“为常”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项,“恤”在古代汉语中有“体恤”“安抚”“忧虑”等意思,结合语境,可知该处为“忧虑”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因而要紧密结合语境来判断,然后再与题目所给出的出自教材的一些语句中的文言虚词的用法相之较.A项,前者为介词,译为“给”,后者为动词,译为“亲附、亲近”;B项,两者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向”,后者译为“在”;C项,前者为介词,译为“因为”,后者为连词,译为“而”;D项,两者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不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唯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再调任鄞县知县,修筑堤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郡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后来任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进阁职务,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祐三年。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以雄辩和旁征博引来维护自己的议论,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让天下人大惊失色,不至于让天下人都张嘴来反对我。因为我的政策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策。借助天下人的力量来增长国家的财力,收取天下的财力来供给国家的用度。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没有因财力不足而成为国家忧患的,值得担心的是没有增长财力的方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以长久依靠上天赐予的宠幸为常法,而没有一旦发生忧患的考虑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以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政务,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赞同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变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之。大丈夫自***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佣儿为证  啖:唆使
B.携出城四五里可:大约
C.予族大之德:感激
D.不易辞,卒死狱中竟:竟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少诸匠伍有志力,而又不随以怠
B.诉于官斧斤时入山林
C.廷福人伐木回焦仲卿母所遣
D.度廷福走若属皆为所虏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关廷福侠义的一组是(       )
①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②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③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④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
⑤我为公抱不平,***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⑥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④⑤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乡人曰:“囚耳,乌足道?”(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项脊轩是作者青年时期学习过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刻,项脊轩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
B.本文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母亲、妻子的逸事,或直抒胸臆,将“悲”“喜”之情交织在一起,深化了全文的主题。
C.文末关于“妻死”“室坏”的叙写,揭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D.本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毕肖。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ú):小棺材。藟(lěi),藤。殠(chòu),腐臭的气味。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必亡吾意易: 改变B.重父命废: 废除
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先令:指示D.将以世也矫: 欺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杨王孙“吾欲裸葬”一组的是(3分)(    )
①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②重废父命            ③王孙苦疾
④将以矫世也            ⑤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⑥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⑥D.①④⑥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着作郎。 
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着《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徙后,再兼散骑常侍。 
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之。 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着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洛下。莅从弟阶,字达芝,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皆辞章粲丽,驰名当世。凡寿述作二百余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及华夏文士多作传,大较如此。 
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华阳国志陈寿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富艳属:写作B.议所革因:沿袭
C.当时之冤:冤枉D.以疾辞不就:到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广汉王文表皆博学洽闻且可为侍御史
B.巴西安汉人以班固、史迁不足方
C.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作传复入著作郎
D.依据典故,议因革凡寿述作二百余篇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寿从小从学于谯周,对《尚书》、《三传》、《史记》、《汉书》颇有研究,文采华丽。
B.陈寿作《益部耆旧传》,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皇上认为他做得很好,让文立担任著作郎。
C.陈寿所写的《魏志》不合荀勖的心意,荀勖不想让他入朝廷任官,向皇上奏请让陈寿出京担任长广太守。
D.陈寿的侄子陈符、陈莅及陈阶皆很有才华,且辞采华美,享誉当世,梁、益二州以及中原的文士们纷纷为叔侄四人作传。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1分) 
(1)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4分) 
(2)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3分) 
(3)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