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2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3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硎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科兄弟科:分摊
B.全活甚众全:全部
C.其女字君从子字: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聚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小题3: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③④⑥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小题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1)徐君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2)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3)因此地方上有崇尚节义的人,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全,使动用法,使……保全。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小题2:
试题分析:A介词,因为;B在/到;C表因果,因而/表转折,但是;D推测语气,大概/期许语气,一定。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小题3:
试题分析:①说徐谦尊聪明,③是巡抚张公的行为。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选项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要注意题***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小题4:
试题分析:作者说:“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所以说徐谦尊“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错。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错误翻译、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小题5:
试题分析:(1)注意“条”“上” “览”“击节”、判断句的翻译。(2)注意“欷歔流涕”、“斯”、“辈”、所字结构的翻译。(3)注意“故”“救”、状语后置的翻译。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要借助上下文翻译,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不随意改变顺序。翻译完要读一遍,看看是不是合理通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毅力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书逸:散失
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
C.未时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御制诗纪其事
C.
D.人爱思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小题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观。(1分)
小题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德基传
[明】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 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 ”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 ”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 ”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 ”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 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 ”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 曰.“自得吾父,潍民麸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之,以慰我思! ”
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 ”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 如濂戒,君子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
B.道中牛死脱:逃离
C.愿得只履之事:供奉
D.君子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③德基独戒民勿偿   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⑤潍民肤无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①②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3分)
⑵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
⑶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连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青文中的面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小题2: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限填城市名)(1分)
小题3: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宋史》
小题4: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