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文帝即位,进封武陵郡公。元嘉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周边。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寻阳。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及至,上已间。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八人并诛。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檀江州。”道济死日,建邺地震白毛生。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节选自《南史• 卷十五•列传第五》,有删改)
【注】①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②到彦之:南朝宋将领。③筹:算筹,古代一种计算用具。④禳(ráng):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⑤宫车晏驾: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应戮以为京观悉:全,都
B.道济虽不定河南克:克制
C.十二年,上疾笃:重
D.余未任耳但:仅仅,只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檀道济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③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④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⑤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周边⑥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檀道济守丧礼仪齐备,侍奉哥哥姐姐以谦和恭谨见称,但他身上最突出的还是军事才能,并因此屡受封赏。
B.在与魏军作战过程中,面对物资不足且有奸细告密的情况,檀道济运用自己的才智,成功摆脱了这一困境。
C.檀道济卓越的才能使敌人十分忌惮,也使得朝廷对他产生了怀疑和畏惧之心,但是百姓却全对他赞许肯定。
D.魏国人听闻檀道济被***后,连年南下攻伐,宋军无人可以阻挡,连文帝都慨叹国中无将,后继乏人。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⑵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⑴ 檀道济说:“讨伐罪人,抚慰民众,正在今天。”把俘虏全部释放并送走。⑵ 高于世人的功勋, 是道家无为思想中忌讳的事情,现在皇上无事召见你, 恐怕是灾祸降临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克:能够。所以选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直接表明檀道济具有卓越军事才能。②是到彦之所为;⑥是对檀道济的怀疑。所以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百姓却全对他赞许肯定。”表述不正确,原文中没有百姓对他的肯定与赞美。所以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吊”“释”“遣” “所忌”“相”“其”。
参考译文:
檀道济,是高平金乡县人,世代居住在京口。少年时成为孤儿,守丧礼仪齐备,侍奉哥哥姐姐因为谦和恭谨被人们称道。宋武帝树立义旗,道济与兄长檀韶、檀祗等跟从平定京城,一同在武帝建武将军府中参谋军事。逐渐升迁为太尉参军,被封为唐县男。义熙十二年(416 ) ,武帝北伐,檀道济做前锋,他到达的地方,敌人望见他的仪容风采就投降屈服。他径直开进洛阳,一些人认为抓获的俘虏应该全部***掉,以作为“京观”。檀道济说:“讨伐罪人,慰抚民众,正在今天。”全部释放并送走俘虏。由此中原人感恩戴德、欢欣喜悦,归附的人十分多。长安平定后, 任命他为琅邪内史。
文帝即位,晋封为武陵郡公。元嘉八年( 431 ),到彦之侵入魏国,平定了黄河以南之后,又丧失了它。檀道济统帅征讨各种军事上的事务,向北攻占地盘,转战到了济水上,魏军强盛,于是攻克了滑台。檀道济当时与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大多数战胜,进军到历城, 因为运输物资用尽就返回。当时投降魏国的人详细说明了道济营中粮食已经吃光的事情,因此道济的士卒忧虑恐惧, 都没有了坚强的斗志。檀道济趁夜间将沙当作米计量,并高呼所量的数字,用余下的少量米覆盖在沙子上面。等到天亮之后,魏军认为道济军中储备的粮食有余,所以不敢再追赶,认为投降的人胡说,把他斩首示众。
当时檀道济兵少力弱,军中十分恐惧。檀道济就命令军士全都披挂好盔甲,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衣服,坐着车子,率领士兵们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魏军恐怕有埋伏,不敢靠近,于是檀道济的军队得以安然回归。檀道济虽然没能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但是保全了军队安然返回,雄武显赫的名声大振。魏军十分害怕他,画他的像用来祛除恶鬼。归来以后,晋升为司空,镇守寻阳。道济在前朝立功,威名很大,左右的心腹都身经百战,他的各个儿子又都很有才气,因而朝廷怀疑并畏惧他。当时也有人这样看他, 说:“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司马仲达呢?”
宋文帝卧病多年,多次病情危急几乎死去,领军刘湛贪图执掌朝政,恐怕檀道济有不同说法, 又彭城王刘义康也害怕皇帝去世,檀道济不再可以控制。元嘉十二年(435),皇上病重,正遇上魏军南伐,召檀道济入朝。道济的妻子向氏说:“高于世人的功勋, 是道家忌讳的事情,现在皇上无事而召见你, 大概是灾祸降临了。”等檀道济入朝,皇上的病已经好转。十三年春,即将派他返回镇守地,走到水边还没出发,有一群好似鹪鹩的鸟聚集在船上悲哀地鸣叫。正遇上皇帝疾病发作,刘义康伪造诏书召檀道济入宫,说是为他饯行(祭祀路神),将他抓住交给廷尉,他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等八人一齐被***。当时的人们唱道:“可怜白浮鸠,枉***檀江州。”檀道济死的那天,建邺地震, 有白毛生长。
檀道济被捕之后,十分愤怒,气势极盛,目光如同火炬,顷刻间拿酒来喝了一斛。然后脱下头巾扔在地下,说:“竟然毁掉你们的万里长城!”魏国人听了这个消息,都说“檀道济已经死去,吴地的小辈们不值得再害怕了。”从此连年南下攻伐, 有饮马长江的志向。文帝问殷景仁说:“谁能够继承道济?”回答说:“道济因为屡建战功,所以才树立起威名,其余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文帝说:“并不是这样的,过去有李广在朝中,匈奴不敢向南侵犯,而后继者又有几人呢?”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军到达瓜步,文帝登上石头城远望,脸色非常忧愁。慨叹道:“如果有道济在世,哪里会弄到这种地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本庵记
归有光
客曹杨君伯厚,名其读书之舍曰本庵,因其友张师周来请为之记。
余问其所以为名者。盖今少保司马公为曹郎时,生君于邸舍;而先少保公御史视鹾①事于江都,闻得孙而喜,乃曰:“吾居扬州而此子生,命之曰扬州民。”且谓“吾家再世荣禄,厚福之来不敢居,令此子长得为耕农足矣。”嘉靖四十一年,君登第,而主司以为“州民”非所以为称,乃更之曰“俊民”。君不能逆主司之意,而又不敢忘其祖之命,故名其庵曰本者,以为不忘其先少保云。
夫所谓本者,犹言始也。凡物之生,皆始于本,故以本为始也。昔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告之以礼为本主于俭夫礼生于心孔子不言而言从俭从其始而求之未有不得其心也。传曰:“天地者,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圣人之所谓本者,皆言其所始也。人能思天地之所生,则不至于违其性:人能思先祖衍其类而生我,则不至于戕其身;人能思君师之所以治,则不至于遗君而倍师。故有子志之曰:“孝弟也者,为仁之本与!”言君子之为仁,以孝弟为始,则可以得其心也。
君日侍少保公,颜色养,不离于左右。孝弟之道,不勉而至。然且思先少保之在江都之曰,其所存远矣。少保公方掌邦政,以才德为天子所倚毗;君学多士,雍容南宫。奕世济美,当世以为难得。及余观其一命名之间,而犹不忘其本如此。而后知君家之所以贵显者,盖有以也。是为记。
【注】鹾cuó: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天地生恶:厌恶,憎恶
B.天地者,之本也生:生命
C.君日侍少保公,颜色养承:顺着,迎合
D.君学多士,雍容南宫魁:第一,居首位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先少保公御史视鹾事于江都以:介词,把
B.吾居扬州而此子生,命之曰扬州民因:副词,于是
C.孝弟也者,为仁之本与其: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D.人能思先祖衍其类而生我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君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本庵”,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出生在扬州,同时又不敢忘记了祖父的教导。
B.圣人所说的本指的是事物的开端。作者认为人如果能想到自己是天地所生养,就不至于违背天性。
C.杨君每天侍奉少保公,并顺着父亲的脸色恭谨奉养,片刻不离他身边,可以既是尽到了孝悌之义。
D.作者认为杨家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尊贵显赫,当朝少有,主要是因为他们能谨守孝悌之义,不忘本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曹杨君伯厚,名其读书之舍曰本庵,因其友张师周来请为之记。(3分)
(2)人能思君师之所以治,则不至于遗君而倍师。(3分)
(3)少保公方掌邦政,以才德为天子所倚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占之罪也。
B.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缰宛之患。
C.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跣足:光着脚
C.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倍道:离开大路
D.见在舟中见:通“现”,现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3分)(  )
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②女闻而郁抑
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④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⑤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⑥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3分)
(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4分)
(3)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 有 之 父 兄 当 以 为 忧 不 可 以 为 喜 也 切 须 常 加 简 束 令 熟 读 经 学 训 以 宽 厚 恭 谨 勿 令 与 浮 薄 者 游 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家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其意甚恨:遗憾B.又以亲戚故,甚狎:亲近
C.吾数岁,未学也始:开始D.说大人,则之藐:轻视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小题3: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B.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C.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D.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4分)
(3)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