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
题目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2009年为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小题1: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小题2: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分)
                                                 
                                                  
                                                     
小题3: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分)
                                                  
                                                   
                                                   
                                                  
答案

小题1:人均图书消费量低(1分),且20年几乎未增长(1分),图书消费城乡极不均衡(2分)。 不加概括,照抄原文不给分。此题3点,按参考分值得分。
小题2:中国图书价格并不高。(2分)与我们的收入增长相比,与其他的文化消费相比,与外国图书价格相比,中国书价并不高。(3分,每点1分)
小题3: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的图书营销渠道;加大宣传,更新农民的读书观念;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共四点,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题干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答题的范围,只要从第一看找出于我国的“阅读尴尬”相关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需注意第一点必须强调人均购书量,第二点侧重增长速度,第三点强调城乡对比。
点评: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小题2:试题分析:在考虑该题时,若反方观点答成“价格并不高”、“价格不算高”或“价格偏低”都可。理由中的第2点“和其他文化消费相比”写成“和电影票价格相比”也可。
点评:赏析诗歌的语言可以有很多角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也可以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等等,只要找准一个角度,能准确的分析就好。
小题3:试题分析:因为该题是开放性试题,所以第一点答成加大农村购书优惠力度,如发放购书券等也可;第二点答成增加农村购书点,如开设书店、报刊亭等也可。
点评: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最近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
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义。
“门”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我国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完成探月一期工程的四个步骤。(3分)
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受控撞击报废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已经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完成预定探测任务状态良好。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为后续任务开展有关验证实验积累数据和经验,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卫星平台有关实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实验。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按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技术和宝贵的工程经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它对人生的启发。(20字内) (4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概括不超过8个字)(3分)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板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到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的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5分)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个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