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运动的描述 > I.(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力传感器(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I.(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力传感器(测绳子的拉力),P为小桶(内有砂子),M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模板.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1)要顺利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实验仪器和低压交流电源(含导线)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_________ (填“刻度尺”、“天平”或“秒表”).
(2)平衡摩擦力后再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填“是”或“否”)
(3)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刻度尺;(2)否;(3)0.9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除了测得绳子拉力之外,还要测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由题目器材可知,本实验是利用纸带测得加速度的,故需要测量位移和时间,利用逐差公式求得,所以除了已给器材外,还需要刻度尺测量位移;(2)因为力传感器可测得小车受到的拉力,故不需要再保证常规实验中质量远小于的条件;(3)根据逐差公式,故可得
核心考点
试题【I.(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力传感器(测】;主要考察你对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足够长的木板C,在C上放置有A、B两物体,A的质量mA=1kg,B的质量为mB=2kg.A、B之间锁定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3J,现突然给A、B一瞬时冲量作用,使A、B同时获得v0=2m/s的初速度,且同时弹簧由于受到扰动而解除锁定,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原长,之后与A、B分离.已知A和C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1=0.2,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且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弹簧与A、B分离的瞬间,A、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已知在C第一次碰到右边的固定挡板之前,A、B和C已经达到了共同速度,求在到达共同速度之前A、B、C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及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3)已知C与挡板的碰撞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求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A在C上滑行的距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则:

(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 逆时针方向运行。t =0时,将质量m =1kg的物体(可视为质 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则
A.传送带的速率v0=10m/s
B.送带的倾角θ=300
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5
D.0〜2.0s摩檫力对物体做功Wf= -24J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q=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线长l=1m的细线拴住,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当小球从图示M点释放后摆到悬点O的正下方N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此后小球刚好能无碰撞地从置于地面上倾角为45º的斜面滑下,已知斜面高度 h=0.4m,斜面左端离O点正下方的P点水平距离S=0.4m,不计空气阻力,求:

(1)N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  
(2)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