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动量守恒定律 >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时间T与滑块1碰撞,碰撞后滑块便粘连在一起.以后每经过时间T就与下一滑块碰撞一次,每次碰撞后均粘连在一起,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每个物块都可简化为质点.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及第一次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发生第n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vn为多大;
(3)第n-1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间的距离sn-1
答案
(1);(2);(3)
解析
(1)设第一次碰撞前瞬间P的速度为u1,根据动量定理,有
FT=mu1                                                    ①
则撞前瞬间的速度u1=                                    ②
因碰撞时间极短,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定理,有
FT=2mv1                                                    ③
则碰后瞬间速度v1=                                       ④
第一次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E==        ⑤
(2)因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对从开始到发生第n次碰撞后瞬间应用动量定理,有
FnT=(n+1)mvn                                             ⑥
解得vn=                                            ⑦
(3)同理可以求出第(n-1)次碰后的速度vn-1=       ⑧
对第n次碰撞前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
FnT=nmun                                                   ⑨
解得un=                                                ⑩(与n无关)
n-1到n之间应用动能定理,有
Fsn-1=
解得sn-1=
核心考点
试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直线按不同的间距依次排列着质量均为m的滑块,1、2、3、…(n-1)、n,滑块P的质量也为m.P从静止开始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主要考察你对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滑块A的质量m=0.01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质量均为m=0.01kg,沿x轴排列,A与第1只小球及相邻两小球间距离均为s=2m,线长分别为L1L2L3……(图中只画出三只小球,且小球可视为质点),开始时,滑块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设滑块与小球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碰撞后小球均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并再次与滑块正碰,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滑块能与几个小球碰撞?
(2)碰撞中第n个小球悬线长Ln的表达式;
(3)滑块与第一个小球碰撞后瞬间,悬线对小球的拉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槽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内有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其左端紧靠一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挡板。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槽内光滑,求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12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甲球质量m甲大于乙球质量m乙,水平面是光滑的,两球做对心碰撞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下述哪些情况?
A.甲球速度为零,乙球速度不为零
B.两球速度都不为零
C.乙球速度为零,甲球速度不为零
D.两球都以各自原来的速率反向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质量为M,底面边长为b的三角形劈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斜面顶部无初速滑到底部的过程中,劈块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1所示,等臂U形管竖直安装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的轻质小车上,小车和试管的总质量与试管内水的质量相等,均为M。开始时试管底部的阀门K关闭,管的水平部分的水柱与右侧竖直管内的水柱等长,小车静止。打开阀门,水缓慢流动到另一侧,使两竖直管中水面平齐。已知两竖直管轴线间距离为L,则上述过程中,小车向______________移动,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