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行星的平均密度为,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其运行周期为T,试证明为一常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行星的平均密度为,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其运行周期为T,试证明为一常数。
答案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解析
将行星看作一球体,半径为R

对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地运行轨道半径
代入上式得
,G为万有引力恒量,是一个对任何行星都适用的常数。
可见,若近地卫星运行周期为T,则行星平均密度
点拨:若不是近地卫星,利用环绕周期T和轨道半径可计算行星质量M和密度
   
核心考点
试题【行星的平均密度为,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其运行周期为T,试证明为一常数。】;主要考察你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欧洲开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进入部署和使用阶段.“伽利略计划”将发射30颗卫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采用的是“移动卫星”,它与电视转播用的“地球同步卫星”不同.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离地面的高度只能为一确定的值,移动卫星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可以改变,相应转动周期也可以不同.设某移动卫星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的圆形轨道运行,离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移动卫星连续两次通过地球赤道上空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轨道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A.公转半径R较大B.公转周期T较小
C.公转速率v较大D.公转角速度较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已知一个在地球表面质量为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约为800N,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求:
小题1: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多少?
小题2:若在该行星上距行星表面2M高处,以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只小球(不计任何阻力),则小球的水平射程是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16时41分,随着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正式开始。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已知神舟七号飞船运行在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地球半径R=6370km,g=10m/s2,试估算翟志刚太空行走的路程约为(     )
A.8100kmB.9100kmC.10100kmD.11100k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