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古希腊)...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的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文明的碰撞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 “Modem”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探究主题四 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3)阅读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近代带来怎样的影响。(7分)
(4)材料四中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9分)
答案
【答案】(1)西方:民主制度。东方:君主专制(2分) 原因: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 (4分)
(2)影响: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6分)
(3)特点:全面学习西方文明,有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3分,任意答三点3分)
影响: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分,如答出具体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全面近代化也可以给2分)
(4)观点:辩证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2分)
评价:“保存国粹”
19世纪60年代,洋 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3分) 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2分)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2分)
评价:“醉心欧化”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3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2分)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主要是指西方的民主制度、民主政治。东方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而至于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从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非常明显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的血缘关系类型三个角度来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
(2)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美洲作物都是高产的农作物,所以直接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也就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同时美洲作物的引入也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发展,促进了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等等。
(3)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认识的特点是指开始一步一步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存在着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的阶段特征。而原因则包括民族危机不断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等等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推动。而“文明”给中国近代带来的影响则是推动了、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材料四中作者认为应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而材料四的观点包括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 19世纪60年代,洋 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就是属于典型的“保存国粹”。而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则是属于典型的的“醉心欧化”的事例。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近代带来的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古希腊)】;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上(明太祖)曰:“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然,此可为戒。”明太祖
A.肯定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为下层民众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
B.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历代变法都是对民众的盘剥,并不可取
C.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君臣不能以变法为名行敛财之实而苦天下
D.肯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孔仅等人是为君聚敛而王安石是为国理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君民共治B.复立宰相C.废除皇权D.君主立宪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B.乾隆帝完全放弃了传统华夷观
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D.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近代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  )
A.御使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
C.郡县、行省D.太尉、军机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