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20分)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0分)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
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财政大臣、议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
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内容。(8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与德国内阁的异同。(8分)
答案
【答案】(1)内容: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内阁受到议会反对,首相要向议会辞职,或者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内阁成员共进退;首相组阁需要得到国王形式上授权。(答4点可给8分)
(2)理由: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2分)
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破坏三权之间的制约与平衡。(2分)
(3)相同点:内阁均对皇帝负责。(2分)不同点:地位和职权:明内阁没有法定地位,职权不明确,德内阁是法定机构,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3分)实质:明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德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中的关键信息是——“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议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概括材料可知责任内阁的内容是,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内阁受到议会反对,首相要向议会辞职,或者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内阁成员共进退;首相组阁需要得到国王形式上授权。
(2)“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要从政治地位的及哦啊度分析。关键信息是,“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概括材料可知,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破坏三权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笔记哦啊思维能力。从材料三可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拥有最高行政权和立法权,宰相由皇帝任命,负责内阁事务。明朝内阁与德国内阁相同点在于,内阁均对皇帝负责。不同点从地位和职权和性质方面分析。明内阁没有法定地位,职权不明确,德内阁是法定机构,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实质不同,明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德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20分)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清代某军机大臣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诗中的“葫芦”主要来自
A.皇帝的意旨B.朝臣的奏章
C.同僚的意见D.个人的判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大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同时规定:“凡监临官吏挟势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取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
——《明清帝王与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4分)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述及明太祖所设的殿阁时说:“皇帝不能一一亲自动笔,便口授大学士写出,这即所谓‘传旨当笔’。由皇帝吩咐下来,这事怎样办,那事怎样批,他们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材料中的“传旨当笔”反映明太祖的主要意图是
A.减轻负担 B.分化事权 C.加强皇权D.削弱相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
A.实现了司法独立B.有利于整顿吏治
C.加强了地方权力D.实现了权力制衡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