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三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两点即可8分)
(2)材料二中的 “本”指什么?“末”指什么?(8分)
(3)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4分)
答案
【答案】
(1)中国的先民们很早就能栽培水稻,使用铁制农具,采用牛耕技术,兴修水利。(8分)
(2)“本”:农业;“末”:商业。(8分)
(3)重农抑商。(4分)
解析
【解析】略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
下列因素对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有
①维护农耕经济 ②保障国家安全③确保政治稳定④巩固君主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
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本身物产丰富B.统治者好大喜功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交通条件的限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被后世所称颂为“开皇之治”。请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隋文帝是如何“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3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的评价?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2分)并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实现他的意图的。(3分)
材料三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户口统计只重男丁,对“未成丁”或“男女幼丁”等人口不作统计。)
(3)请分析导致清代人口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有哪些?(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根本原因。(9分)
②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