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2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为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3)据材料三,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及原因。(4分)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2分)
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分)
答案
【答案】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3分)
(2)新变化:①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②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主等早期“资本家”。(3分)
特点:发展缓慢(2分)
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任答两点4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4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任答两点4分)
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2分)
(4)主要原因:计划经济。(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特点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三个要点,注意划分材料层次,从“但它毕
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
度和深度”“ 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的信息来概括
即可。
(2)第一小问新变化依据材料二来归纳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3个要点,从“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
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
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
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知识来归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特点,可归纳出发展缓慢;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制度、政
策等角度来分析,可得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来概括即可,原因可从
材料三中“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由于有了较为长
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优势可从
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说服力等角度来思考分析。
(4)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分析出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
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鬻者兼赢,求着不匮……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2分)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的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传统的建筑文化B.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