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B.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C.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D.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材料反映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孰重孰轻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故排除B、C、D三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北宋时期司马光的经济政策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时松江的地方志中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这种现象使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B.国家税收大为减少
C.农业大国地位动摇D.农村土地大量荒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范蠡提出 “广天下,尊万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 “夏则资皮,冬则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长安志》是记述唐都长安宫城、坊市及属县的专著,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书中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B.城市功能单一
C.城市规模过大D.经济功能突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