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2分)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3分)
答案
【答案】(1)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
(2)宋代经济发达,文化发展。(2分)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2分)
文化: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古代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1分)
(3)观点: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原因:两位作者看待宋代的角度不同。(1分)材料一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材料三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政治的缺陷和财政的困窘。(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小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概括能力。材料篇幅较短,文意也比较简单,学生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的“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的信息就描述了宋朝繁荣的表现,然后通过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最终得出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特点。
(2)第一问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比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可知,材料一、二都认为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发展的时代;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来证明宋朝经济发达,文化发展这一史论。学生需要再现课本知识,然后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得出答案。
(3)第一小问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从少数民族的威胁、都城的弊端、内部人民起义等方面对宋朝进行评价,最终得出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这一结论;第二小问考查了学生的对比阅读分析能力,通读材料一、三,通过对不可知,两则材料是从褒贬两个方面来评价宋朝,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的成就,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政治制度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考古学界在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等地,出土过大量丝绸织品的文物,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自那时期,能种桑饲蚕的地方,已开始大量注意引进中国的丝纺技术。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地,出现了大量的胡商。他们从制售胡饼到珠宝、乐器,开了不少店铺,有的多年不归,把中国看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赵宏《“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加大了对丝路贸易苛捐杂税的征收,迫使利益受损的商人逐渐放弃丝路,欧洲在寻找新丝路通道中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的手工产业商品也产生了极大冲击。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传统国家,由于社会分工的制约以及生产力的低下,农民不可能生产更多的商品进入流通。当欧洲在中世纪后开始觉醒,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中国传统商品再也难以与各种工业产品相竞争,逐渐被机械化生产的商品所替代。缺少了商品的交易和流动,作为商道的丝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而遭到遗弃。
——摘编自耿翔、贺小巍《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学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时丝绸之路兴盛带来的积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原因。(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儒家“义利”观念的传播           ②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观导向
③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           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整体滑坡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北宋商税额简图(单位:万贯),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北宋
A.商品经济较唐代更繁荣B.着手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C.政府商业税收不断增加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
①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     ②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③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       ④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城中有市,市被垣(矮墙)围。地主经济形态下,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下列描述符合“城区即市区”的是
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至门约十里余,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