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生地、熟地、肥田、早田、深水、晚田、换田等足以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精细程度,所以,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B.精耕细作的特点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
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3.21
3.21
90%
 
材料二: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陈亮的观点和黄宗羲的观点。(4分)
(3)有人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4分)
(4) 依据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对外政策?(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诗经·大田》中说:“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