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一项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将被描述为一个反轴心国的“意识形态”集团的形成。人们将会说我们放弃了进一步保持公正的努力,正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项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将被描述为一个反轴心国的“意识形态”集团的形成。人们将会说我们放弃了进一步保持公正的努力,正在蓄意准备进行对立的大国集团之间的战争。这意味着英王陛下政府最终放弃了与德达成谅解的一切希望。
——《英国外交文件》
材料三 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必须承认我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联系,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弄得人人不和”。
——费林《张伯伦的一生》
材料四 事关紧迫,即使与魔鬼妥协也在所不惜。
——苏联某***的言论(1939年)
(1)材料一中图1所示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2中,张伯伦回国后为什么洋洋得意?(3分)
(2)材料二中“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此条约最终是否签订?(2分)
(3)材料三中张伯伦所说的“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事关紧迫”具体指什么?“魔鬼”指谁?苏联与“魔鬼”妥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结果?(4分)
答案
(1)1938年。
张伯伦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后,自认为满足了希特勒的侵略胃口,即将实现“祸水东引”的阴谋,英法的国家安全有了保障。
(2)目的:制止战争爆发,构筑集体安全。没有签订。
(3)反对共产主义的观念。
(4)是指德国急于发动世界大战。魔鬼:德国,希特勒。目的:粉碎英、法、美等国推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结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解析
第(1)问,可以从张伯伦签署《慕尼黑协议》的目的进行分析。第(2)(3)(4)问,可以结合苏联构筑集体安全、苏联与英法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的“避战自保”政策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一项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将被描述为一个反轴心国的“意识形态”集团的形成。人们将会说我们放弃了进一步保持公正的努力,正在】;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5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2分)
(3)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另一个小孩”是指(  )
A.捷克斯洛伐克       B.奥地利
C.波兰D.苏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右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了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是在什么军事行动中(  )

欧洲桥的架设
A.进攻波兰
B.进攻北欧
C.进军法国
D.不列颠之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