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孙中山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1919年2月,孙博士已经系统地制定了他的发展中国经济计划的包罗万象的大纲。这个大纲要求:铁路十万英里和碎石路一百万英里;修浚现有运河和开挖新的运河;一个规模巨大的治河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开辟“商港”,从这些商港出发,铁路网像扇形似地展开,远至西藏、新疆……建设新的冶铁炼钢工厂和水泥工厂……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材料三:为了实现他(指孙中山—一编者注)的实业计划,孙博士建议:提供资本的各列强政府同意设立一个国际团体,使用他们在战争时期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责成他们有系统地进行设计,制定标准。不过,他提醒,必须设法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和支持。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4分)其经济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材料三中,“必须设法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和支持”的含义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经济计划”的不足之处。(4分)
答案


解析
(1)本问要求对材料一的分析,其经济主张是关于国计民生的措施,“归之国家公用。”目的是防止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的稳定(2)该含义要求从材料中概况得出,即在进行经济合作的时候要求平等,但是这种主张在但是的社会是没有实施的条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核心考点
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主要考察你对孙中山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1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1分)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2分)
(3)你怎样理解***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3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他(凯末尔)提出了生存斗争的指导原则:“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
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亚洲的新口号不再是泛伊斯兰教主义,而是民族主义。
——[美]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
材料二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
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
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应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末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前后凯末尔关于生存斗争指导原则的
变化。(9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只能通过非暴力来摆脱暴力,通过爱来克服恨。我相信这句话是不朽的真理。由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
材料三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自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场景一、二与场景三的关系?(2分)
(2) 依据材料二说明采用“非暴力方式”的理由是什么?(2分)
(3)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
(4) 从孙中山和甘地领导的本国人民斗争中,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③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 ④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材料: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施计划中描绘了以广州为龙头的南方经济区的设想:广州位于广州河汊之顶,为在中国最肥饶之冲击土壤。此地每年有三次收获,二次为米作,一次为杂粮……此河汊又产最关味之果实多种。……此所以纵有河汉沃壤所产出巨额产物,犹须求多数之食料于邻近之地与外国也。若在吾国共同发展事业计划之下,使用机器,助其工业,则广州不久复其昔日为大制造中心之繁盛都会矣。……以世界海港论,广州实居于最便利之地位。既已位于此可密航行之三江会流一点,又在海洋航运之起点,所以即为中国南方内河水运之中轴,又为海洋交通之枢纽也。《建国方略》还提到:就国际发展食物生产计划言之,须为同时有利益之下列二事:一测量农地;二设立农器制造厂。……设立农器制造厂欲开发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中国工价甚廉,煤铁亦富,故须自制造一切农器,不必由外国输入。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认为南方经济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农业现代化设想为什么在当时无法充分实施?(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