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孙中山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 “人...
题目
题型:0113 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 “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  ——《孙中山全集(1)》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何种政体适合于我国?理由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当世界横遭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他招贤纳士,既不求助于权势,也不乞灵于钱财的诱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诲号召他们:“愿意追随我的人们,你们必须准备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节制食欲,清理厕所。”他建议同伙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非暴力不仅用来反对暴政,也被用来反对宗教、民族间的武装冲突。  ——《圣雄甘地》
(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二指出甘地的思想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其思想对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有何借鉴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作为个人来说,任何个人立场的和平主义信念,都是必须得到尊重。……非暴力是否可行,不是单方条件能够决定的。……对日本军国政府、希特勒的纳粹政府是无效的,更不要说以非暴力反侵略了。作为一个政治手段,号召者不能因为“非暴力”就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在预见对方可能使用暴力,可能导致大量民众流血牺牲的时候,领导者是应该有所顾忌的。  ——《重读<甘地自传>》
(4)针对中国抗日的方式,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否赞同?用史实简要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依据材料二、三,你认为选择反侵略斗争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共和政体。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共和思想;共和思想符合世界历史潮流。
(2)孙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3)发动了印度民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应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途径,以暴制暴只会加剧冲突。
(4)观点:非暴力不适用于反法西斯。赞同。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武装斗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正确方式。
(5)依据:立足国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 “人】;主要考察你对孙中山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     ]
A.第一个要求推翻清政府
B.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