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15分)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何相似之处?(6分)
(2)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6分)
(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3分)
答案
(1)背景: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都有国君或皇帝的大力支持。(任意两点得4分) 实质: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2分)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3)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主要考察你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魏国的李悝变法、吴国的吴起变法以及齐、赵、魏等国的变法,说明
①各国纷纷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②改革变法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 
③各国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取得争霸、兼并战争的胜利 
④改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商鞅变法最大的影响是
A.重农抑商,在一定时期内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C.移风易俗,推动了秦地的开化
D.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晋国的税制改革B.齐国“相地而衰征”C.鲁国的“初税亩”D.商鞅变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赐爵制的开始
B.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
C.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
D.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8分)
(3)材料三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2分)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