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C.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D.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C.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
D.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从内容上看,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化大革命”相关内容的掌握;从能力上看,考查考生的对比识记、区别与理解能力,本题属于识记性题目,难度较低。区分开导火线和开始的标志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C.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D.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材料二:1956 年12 月,***在国务院会议上讲话:“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实际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
材料三:1956 年7 月17 日,***在国务院会议指出:“计划必须建立在平稳和可靠的基础上,计算生产能力,除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资与其他条件。”
材料四:1957 年4 月30日,***与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时说:“我的脑子开始也有点好大喜功,去年三四月间才开始变化,找了三十几个部的同志谈话。以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了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粮、棉、钢产量指标变化情况。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二五”计划酝酿过程中的指标起落变化的原因。
(3)从“二五”计划酝酿到“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根源在于
A.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对国情认识不足
D.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影《活着》里描述了当时中国发动的一场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抗战时期的大生产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抗美援朝运动
D.“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