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对西汉帝王刘彻的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皇帝刘彻,谥号“孝武”,《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材料二:对汉武帝,司马迁一方面肯定其“歪攘夷狄,内修法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西汉帝王刘彻的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皇帝刘彻,谥号“孝武”,《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
材料二:对汉武帝,司马迁一方面肯定其“歪攘夷狄,内修法度”的历史功绩,一面也在《平淮书》里揭露他晚年穷兵黩武、奢侈浪费、财政困难而加紧搜刮人民的情况,并在《封禅书》里无情地抨击他一味迷信、梦想会见仙人的荒唐事情。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四: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五: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增佑先生说,“武帝时为中国极强之世,故古今称雄主者,曰秦皇汉武”,他还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他的朝代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代。
——孙家洲《中国文化统一为何始于汉武帝?》
材料六: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当代历史正剧《汉武大帝》
问题:(25分)
(1)上述对汉武帝的评价综合起来看有哪些不同的视角?(6分)
(2)汉武帝在位期间有哪些开创性的作为?(4分)
(3)你如何看待以上对汉武帝的不同评价?(15分)
答案
(1)正面的和反面的;军事的或文化的;当时的或以后的;短时段的或长时段的;专业的或艺术的等。(任六个视角,6分)
(2)形成内外朝制、创设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西域纳入统治范围等。(任四,4分)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第一层: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第二层: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第三层: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5分)
如运用多个材料证明汉武帝对历史的贡献非常大(或其他单一观点:如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武功是主要的、文治是主要的、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更大等)。
第四层: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6-12分)
能运用多个材料从不同视角对汉武帝作出评价(如正面的和反面的;军事的或文化的;当时的或以后的;短时段的或长时段的等视角),并作出合理解释(如汉武帝本来就是多面的、评价者的处境、目的、立场和时代不同等,都会对历史人物作出不同的评价。此处要求结合具体材料来谈)。
第五层: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3—15分)
在第四层的基础上,抽象提炼出更高层次的观点。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主观的,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是一种解释,不同的作者对相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到时代需要的影响等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对西汉帝王刘彻的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皇帝刘彻,谥号“孝武”,《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材料二:对汉武帝,司马迁一方面肯定其“歪攘夷狄,内修法度】;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基辛格曾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材料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是
A.当今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
C.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生产全球化B.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消失了
C.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D.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含义是指
A.只与周边相邻国家确立外交关系B.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一切围绕苏联开展外交D.坚决打倒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帝国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67年7月1日生效成立了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的欧共体。一列国家中不是欧洲共同体的六个创始国的是
A.联邦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材料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开始在市场流通,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使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4分)
(2)请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并说出其性质。(3分)
(3)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