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梁启超对君政与民政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疑西方有胚胎,而东方无起点,斯殆不然也。日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梁启超对君政与民政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疑西方有胚胎,而东方无起点,斯殆不然也。日本为二千年一王主治之国,其君权之重,过于我邦,而今日民义之伸,不让英、德,然则民政不必待数千年前之起点明矣。盖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之所得避,吾知不及百年,将举五洲而悉惟民之从,而吾中国,亦未必能独立而不变,此亦事理之无如何者也。
——梁启超著《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材料二 各国宪法,既明君与官之权限,而又必明民之权限何也?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毫无补济,其事至易明也……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民,盖由利害关切于己身,必不可有所徇庇(徇私庇护);耳目皆属于众论,更无所容其舞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著《立宪法议》
(1)据材料一,梁启超是如何论证君权很重的国家也可以实行民主政治这一观点的?(8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宪法与民权的关系如何?(7分)
答案
(1)梁启超以日本的现实事例为依据,反驳从中西差异说来否定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观点;(4分)认为中国不可避免地也要行民政,并预言“不及百年,将举五洲而悉惟民之从”,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4分)
(2)两者密切联系,不可相离。(3分)只有以民权来限君权、官权,发挥其监督作用,才能保证宪法不流于空文。(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梁启超对君政与民政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疑西方有胚胎,而东方无起点,斯殆不然也。日本】;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摘自江泽民1998年视察安徽农村时的谈话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这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建设起步阶段中,优先发展了哪一产业?(2分)其取得的成就有何历史意义?(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是什么?(2分)其有何积极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2分)当时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较长时段经济发展曲线图,对两个高峰期出现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社会制度的改变
C.中国政府的支持
D.“实业救国”的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5年,山东人郭尧庭在天津经营文具店,所经营的墨水都是进口货。1942年,该店研制生产出国产普通纯蓝墨水,开始以“丽得”牌命名,后来考虑此牌名有崇洋色彩,遂在他们研制成功鞣酸铁墨水后,于1945年创立“鸵鸟”品牌。上述信息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企业发展得益于“短暂的春天”B.体现了郭尧庭先生爱国精神
C.由此打破了列强对华商品的垄断D.天津商业环境好于山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传播 ②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③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④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