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仲尼是李耳的学生,墨翟接受过儒家的教育,韩非和李斯一同求学于荀况。下列名言中能比较准确地解读上述现象是A.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仲尼是李耳的学生,墨翟接受过儒家的教育,韩非和李斯一同求学于荀况。下列名言中能比较准确地解读上述现象是
A.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我没有智慧(苏格拉底)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赵翼)
C.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亚里斯多德)
D.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王阳明)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儒、墨、道、法思想家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本学派的观点主张,而是主动向其他学派学习,这说明当时的学者并不封闭,更不盲从。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命题角度有:(1)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具体的诊断属于哪家思想,并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根源。(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剧烈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这些变化,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的老师,其思想与法家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苑思想中的法家思想。
核心考点
试题【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仲尼是李耳的学生,墨翟接受过儒家的教育,韩非和李斯一同求学于荀况。下列名言中能比较准确地解读上述现象是A.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A.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B.西方政治文明比中国先进
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  D.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及其《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将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各国政要将进一步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性行动方案,大力推行“绿色经济”。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C.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手段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图甲、乙)

图甲                                    图乙
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B.轻工业发展呈下降趋势
C.一战期间重工业比轻工业发展快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禽及白雉诸特,颇以加祠……皆至泰山而然后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封禅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A.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完全实现B.儒学偏离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C.儒学始终保持着正统思想的地位D.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引文可以作为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的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D.“讲候惟得农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