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2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两点), 并分析“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地中海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根源。(8分)
(3)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理解。(10分)
答案

(1)民本思潮: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墨子“兼爱非攻”等。(1个要点2分,2个要点3分)
专制主义: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1个要点2分,2个要点3分)
时代特征:铁犁牛耕的产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任何1个角度2分,总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要成就: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罗马法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每个要点2分;如果只列举核心词,每一点1分。)
根源:古希腊古罗马发展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2分)
(3)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
理解: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阻碍了思想进步;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思想政策;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不利与对外交流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
李贽的思想未突破儒家思想体系,没有提出系统有效的改造方案,不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因此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题干要求列举 “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孔子主张“仁”这和专制主义是相悖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也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只有“法治”和专制主义相关联,联系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法治”。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私学文化”的兴起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政治制度随之瓦解,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松弛,所以会使私学兴盛。回答此题要着眼于当时政治经济出现的重大变化。(2)此题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罗马法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影响深远。(3)回答此题首先要对李贽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思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他处于明清之际,即封建社会末期,他挑战权威、否定“天理”,追求个性自由,这与文艺复兴的追求个性自由相似。
核心考点
试题【(2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秦初,七夕是一个禁忌日,汉代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有七夕节之说,但它是
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之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着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牛    郎织女传说”,直到明清这一情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末,有人提出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感情节的说法,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侣节。这些变化
A.反映了民众精神情感的需要B.节日是可以改变的
C.农耕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化过渡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①B.③⑤④②①C.⑤②④③①D.⑤③④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