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卷》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
答案

(1)核心:“仁”、“礼”。(2分)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原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李贽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时代特征: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够直接说明孔子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仁”、“礼”。(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中文字“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能够看出战国中后期已经有人明确主张国家统一,这表明中国古代思想界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依据所学可知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四中文字“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说明李贽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依据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核心考点
试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人者也。如有不嗜***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低处流),沛然谁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   (   )
A.清净无为B.以法治国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   )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前期
1912—1920
13.4%
一战后
1921—1922
-4.5%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8.7%
抗战时期
1937—1945
-2.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0.68%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B.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
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