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卷七十八《食货二》
材料二 在一条鞭法已实行的地区,有的地方官府仍逼使农民从事各种徭役;有的额外加赋,条鞭之外更立小条鞭,火耗之外复加秤头;更严重的是藉一条鞭法实行加赋,有的地区条鞭原额每亩税银五分,崇祯年间为了抗击清军有的加至一钱以上。
廖焕水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符合社会发展和农民利益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合理性,但未能从机制上清除加重赋役的内在原因,没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张勇认为一条鞭法的实施使两税法以来由“度人而税”向“度地而税”的转化进程大大的前进了二步,为清初真正完成这一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胥思省《近十年来一条鞭法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条鞭法在中国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9分)
答案

(1)赋役进行合并,赋役征银,赋役银由地方官征收。(6分)
(2)积极:放松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清代赋税改革奠定基础(6分)
局限性:这种局部的改革不可能触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不可能根本上触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在各种盘剥之下,人民的负担依旧沉重。(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把原来朝廷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
(2)该问要求从正、反两方面对一条鞭法作出全面评价。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清初的赋税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变法不可能根本上触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在各种盘剥之下,人民的负担依旧沉重。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订《轮船常年保结制度》,得巡视各口岸,健全各关稽核制度;同年11月,赫德公布《海关招工章程》完善海关洋员的人事制度;1868年成立海务部门,开始进行海上基本建设—一工作范围有勘测、疏浚航道、绘制航行图表、制定航行规程、建筑灯塔等助航设备。其它还负有港区规划管理、航行气象保障等任务。经过海关精心管理,使我国一些沿海港口的海务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1866年总税务司署迁到北京后,赫德大量介入了同文馆事务,同文馆的经费由海关提供、赫德参与同文馆的行政管理,还亲自过问教学质量和教习待遇。1896年,清政府命令海关兼办全国性邮政,以取代落后的官方驿站和民间信局,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
——《中国海关密档》
材料二 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期间曾侵夺中国港口的引水权,扩大海关税务司对海关案件的审判权,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他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曾以总理备国事务衙门顾问的身份参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涉,甚至被清政府派驻伦敦直接代表中国政府同外国商议条约草案。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北京后,赫德一面勾结封建统治者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策划议和,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在这次议和中,李鸿章与奕新是清政府的代表,赫德则是幕后操纵人,他不断向清政府递陈节略,如《围攻使臣始末节》8件、《赔款节略》4件,以及为支付赔款而如何敛刮民财的《整顿利源节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德在中国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赫德。(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据此观点,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指导原则。这说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反殖反帝的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和领导者
D.贝尔格莱德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史·钱唐传》记载:“帝(明太祖)尝览《孟子》,……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亨。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导致明太祖“怒孟”的原因是
A.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孟子宣讲民本
B.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性善
C.明太祖信用法家思想,孟子代表儒家
D.明太祖出生农民家庭,孟子依附权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