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B.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当时的上海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说明中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核心考点
试题【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剑桥中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
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经济工作中存在着严重冒进倾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C.该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