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市场竞争激烈化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区域集团化知识点,题干强调的是“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故排除ABD项,C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成员国除了法国、意大利、卢森堡三国外 ,还有
①联邦德国 ②荷兰  ③英国   ④比利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一建议旨在将为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这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做到使战争像舒曼所说的那样‘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材料说明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直接目的是( )
A.消除法德战争的物质基础B.促进欧洲国家的联合
C.联合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D.改善法德两国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材料一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4年)
年份
具体内容
1951
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法、德等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
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
奥地处、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三 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
——2012年2月24日百度百科名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欧所面临的状况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1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6分)
(3)请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走向,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印度学者Prabir De认为,在当今世界,不断降低的交通、通讯成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国家的比较优势,如果不能与地区优势,如地区内连接程度相结合,就很可能会被完全抹杀。由此可以看出,该学者(    )
A.认为国家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交通、通讯的进步
B.倡导世界各国积极主导其所在区域的经济集团
C.认为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利
D.强调国家比较优势与地区内在联系程度成正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欧真的衰落了吗?以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而言,西欧的地位无疑是一直在下滑的。这样的下降是伴随着欧洲之外的一些国家的崛起而出现的,这些新崛起的国家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参与者,比如,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等。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欧落后了,因为,在这种下降的后面,是西欧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全面性更强了。在协调性和全面性方面,西欧恐怕在许多方面至今仍领先于世界,它在近几百年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精华,比如科技、制度和社会的规范,甚至社区文化,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并被认可为先进的东西。正因如此,“西方”概念已经超越了地理空间,成了“先进”代名词流行在非西方国家中,甚至是后者的目标。
——摘编自孔寒冰《西方真的衰落了吗》(2007年11月16日《环球时报》)
英《经济学人》杂志刊登14页的封面故事《中国崛起之威胁》。这篇报道的作者爱德华·卡尔在特别报道的开篇用“卧薪尝胆”的典故比喻了中国的发展。文章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如何以阶下囚的身份卧薪尝胆,最后击败吴王夫差的故事。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今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家喻户晓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如出一辙。
报道称,勾践的典故用来比喻中国再恰当不过了,而且这也解释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发展感到“威胁”的原因,他们害怕受到中国的“报复”。但实际上,中国专心搞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通过许多方法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通过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纷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中去。
哈佛大学学者保罗·科恩认为,当今的中国虽然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但是这个“勾践”只是在自我发展和奉献,而不是为了报仇雪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10日
西方衰落了吗?中国崛起了吗?大国的兴衰,是渐进的,还是突然的?评材料中关于西方衰落和中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