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共26分)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曾使西方陷入长久的梦魇,而当时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决定以一个野心勃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共26分)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曾使西方陷入长久的梦魇,而当时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决定以一个野心勃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来代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目标就是将苏联从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工业强国。
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和经历大萧条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中央计划经济具有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的能力,使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
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几十年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前苏联)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材料三 (罗斯福)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新政)代表了一种应付经济危机的大胆的人道主义方法;它也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而且是在民主政体在其他地方摇摇欲坠或受到威胁的时候做到这一点的。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刻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这句话的理解。(12分)
(2)据说罗斯福新政亦曾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举措方面与苏联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及其深远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给我们的启示。(4分)
答案

(1)(共12分)苏联是以压缩消费和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的,由此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管理方式单一落后、农业长期贫困、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社会矛盾尖锐。(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在西方经济持久萧条的背景下,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短时期内迅速实现工业化,其国际影响扩大,令西方震惊、羡慕;但这些是以忽视轻工业和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并且表现出对人民生命和利益的漠视;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很多人对苏联这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做法持有疑虑,等等。(6分。分成就和影响、缺陷、敌视或看法等方面。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该题两问总分合计不超过12分)
(2)(共10分)不同之处:罗斯福新政以立法方式进行(或开始社会改革立法);关注农业、促进消费;注重民生或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等。(6分。每点各2分。答扩大就业或坚持市场经济等可酌情给分。)
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政府开始实现向福利政府的职能转变;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4分。基本答2点即可。该题两小问总分合计不超过10分。)
(3)(4分)发展经济应注重国民经济比例的综合平衡;应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如答经济结构应合理或注重提高人民福利等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苏联工业化的教训,可根据材料一、二,从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和工农业关系两方面概括。理解“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可分“蔑视、恐惧”和“羡慕”两方面去把握,羡慕的原因是双方经济形势、成果的对比,“蔑视、恐惧”的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两种经济模式的差异。(2)将材料三中罗斯福的举措“阻止银行***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加以对比,可得出两种经济的不同之处。由材料三中“政府干预经济……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可归纳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3)结合第(1)(2)问,吸取苏联经济建设教训,借鉴罗斯福新政可取之处,即是启示。
核心考点
试题【(共26分)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曾使西方陷入长久的梦魇,而当时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决定以一个野心勃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龋凝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时期为工业化筹集资金的办法有
①推行农业集体化                   ②集中收缴国有企业利润
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④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B.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注重发展重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罗斯福新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927—1939年苏联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
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
C.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
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促进国家就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