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A.民族资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初步发展
B.近代西方详论尚未系统介绍进来
C.尚未出现影响浣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主要原因,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
试题【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A.民族资本】;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关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出钱。”其中“广东人立言“的本质含义是
A.广东人不甘于外来侵略,勇于反抗
B.康梁孙等广东人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
C.广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人们思想开放,易接受新事物
D.广东人挽救了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是(   )
A.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19世纪末罗德斯语)“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19世纪末吉卜林语)
材料四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五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六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七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材料五、六、七均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二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比较材料五和材料二,指出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5)材料七与材料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分)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世纪后期,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就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要求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最先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青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这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结合“人物速写”写出①-⑧各自代表的人物。(2分);并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2分)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4分);并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趋势。(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政治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