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
A.严复译著《天演论》影响B.甲午战败,救亡图存
C.自然法则适用于社会法则D.思想开放,追求时尚

答案
B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西文化论战
二十世纪初,我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中西文化论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片段。
材料一: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今日之主义主张者,……乃假托于西洋思想以扰乱之。……吾人若望救济于此等主义主张,是犹望魔鬼之接引以入天堂也。魔鬼乎!汝其速灭!
一一杜亚全《迷乱之现代人心》,刊于《东方杂志》第15卷第10号,1918年4月。
材料二: 吾人之於学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界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然今之欧罗巴,学术之隆,远迈往古,吾人直径取用,……彼盲目之国粹论者,守缺抱残,往往国而不粹,以沙为金,岂不更可悯乎!
——陈独秀《随感录》,刊于《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论战焦点。(不得照抄原文)(6分)
(2)简述这场论战的背景。(4分)
(3)充分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场论战。(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中国的“四千余年大梦”是什么?
A.中国事实上沦落为西方列强的“夷狄”
B.中国构建民主、平等的近代民族国家愿景
C.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强国梦想
D.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天下共主”“天朝上国”的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2年前后,梁启超率先主张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以下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是
A.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
B.维新派认识到革命共和才是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C.维新派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不能救中国
D.梁启超开始接受民族主义“排满”的口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