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实质上反映了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性、妥协性,A不对,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与题干不符;C是表面现象;因此选D。
点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30题对20世纪初西学传入的影响的考查、全国课标卷第31题对20世纪初教育制度变革的考查、北京卷第16题对20世纪初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影响的考查、广东卷第16题对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必然性的考查;2009年上海卷第15题对封建顽固派主张的考查、2008年海南卷第19题对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含义的考查等。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
材料二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最上之改革”指什么?并分析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B.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