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D.依据中日力量对比做出的合理决策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差悬殊,而中国又是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蒋介石很早就认为,中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战”。 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谈话时更明确表示,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最后在西部某省,可能在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FredericL eith-R oss,Money T alk,London,p221)。据此可知,这时的蒋介石虽然还没有说出“以空间换时间”这类语言,但其思想已经形成了。再结合所学知识,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与共产党虽有摩擦,但总体上坚持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题干信息也反映出这一点。D符合题意。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
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法: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核心考点
试题【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是   (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
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
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国共两党一整遍军队为主要合作方式
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由于日本侵略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下列能能够为该论断提供佐证的主要史实是(  )
①《雅尔塔协定》的签订                ②《开罗宣言》的发表
③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④ 联合国的建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冯子超在《中国抗战史》中这样评价某战役的胜利:“顶多不过是使日本占领徐州作为征服中国的初步计划受到一个重大的打击、延缓一些时候罢了。”该战役应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武汉会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