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3分)近年来,我国学者用现代化史观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新中国建立前举步维艰,新中国建立后才取得长足进步。阅读下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近年来,我国学者用现代化史观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新中国建立前举步维艰,新中国建立后才取得长足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的改革开放模式
材料二 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中国的台湾,还向中国索取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中国被迫开始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而日本却用这笔战争赔款中的一部分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一部分用来发展现代教育。这些事实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破坏为条件的。……在杭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荣维木《抗日战争的历史启迪》
材料三 从政治层面看,抗战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尽管这种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另外,杭战期间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发展和壮大,也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从经济层面看,用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战时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从国家主权层面看,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从此,中国摆脱了束缚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与接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可以论证第一、二阶段的政治选择的史实。据材料指出第五、六阶段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前四个阶段中国未能实现现代化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认为抗战为以后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条件。(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分)
答案
(13分)
(1)史实:第一阶段: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任答两点给2分)
第二阶段: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原因: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行;改革开放。(2分)
(2)原因:政府的专制(权威主义)统治:照搬西方民主政治的尝试失败;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性质。(任答三点给3分)
(3)条件:民主制度有所发展;进步力量发展壮大;战时体制下孕育经济现代化的因素;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独立主权。(任答三点给3分)
(4)必要条件:民族独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现代化是人类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过渡的历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依据材料一可知,中国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从1860~1911年,第二阶段  从1911~1913年。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出这两个时期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事件。第五、六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
(2)中国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起步,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四个阶段进展缓慢。具体原因可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政府的专制统治、列强的侵略等方面分析。
(3)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分析能力。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抗战为以后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条件包括:抗战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发展和壮大;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化。这说明民族的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核心考点
试题【(13分)近年来,我国学者用现代化史观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新中国建立前举步维艰,新中国建立后才取得长足进步。阅读下列】;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表是中国政府向美国借款情况的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借款时间
借款金额
年息
1940.10
25000000美元
4%
1941.4
50000000美元
1.5%
1942.2
500000000美元
0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获得巨额资金     B.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贷款是美国对华投资的主要手段     D.表明美国扶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导致
A.东北三省逐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C.国民党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D.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先后有26万多人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了17%。这一时期人口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有
①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政策的感召         ④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