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A.1941年底B.1943年初C.1944年底D.1945年初...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
A.1941年底B.1943年初C.1944年底D.1945年初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反映了美国的下一步是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A.1941年底B.1943年初C.1944年底D.1945年初】;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6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10分)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横批:抗日先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
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②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③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   ④该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的某份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案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华北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以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