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主要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分为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A为一大提出的纲领,但不切实际;C辛亥革命已经推翻君主专制;D为二大中的最高革命纲领。题干中“最合时宜”是指当时的最低革命纲领,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A.首先爆发于上海B.使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D.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纪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