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0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凤凰网(2010.11.19)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据《中共党史》选编
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武汉和广州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2分)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的参考因素。(2分)在中国共产党90周岁诞辰来临之际,某中学准备在党的诞生地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2分)
(3)读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2分)
答案
(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1分)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1分)备选城市(任答一):
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2分)
(2)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无法查证中共一大召开的准确时间,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只记得会议召开的月份是7月;党的领袖的提议。(2分)
答上海和浙江嘉兴均可。因为中共“一大”最初是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2分)
(3)原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祖国统一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0分)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碍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真立宪”与“不完不备之立宪”分别指什么? (4分)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赞成的政治主张及其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与陈独秀在思想、政治理念上的异同。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  
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
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曾说:“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然彼众皆知识薄弱,团体散漫,凭藉全无,只能望之为响应,而不能为原动力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会党是孙中山在革命中依靠的力量之一
B.孙中山没有意识到会党的缺陷,是其革命屡次受挫的原因之一
C.辛亥革命期间发动群众难度巨大
D.孙中山认为会党不能作为革命的主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梁峰《从现代化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 资本主义现代化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其自身的发展,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钱乘旦《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 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对于新中国而言,“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才是“中国奇迹”的核心。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4分)
(2)试举两例说明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分)
(3)结合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说一说你怎样理解“中国奇迹的核心”。(3分)
(4)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现代化有何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