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A。辛亥革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被破坏;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迎来了短暂春天,但1919年后有萧条下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思想方面的贡献,根源也在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国,因此BCD项均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重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既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崭新视野,也是探索科学和民主“百年长途”的终极答案。
——摘自总理温家宝2007年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一次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3分)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这一变化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2分)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大总统誓词》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创立公告》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以绅商为主体构成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出台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力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士崩瓦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6分)
(2)试分别概述材料二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8分)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