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D.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另一个方面,辛亥革命救国运动的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寻找救亡之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为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故选A。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辛亥革命与此无关;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在共产党成立后的1927年。因此BCD均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D.南方交通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先行者——马星驰的漫画《官与民之负担》,漫画中的百姓背着“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的大包袱,包袱上还站着手抱“责任内阁”的清朝官吏。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幅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四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五 浙江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椒江与厦门的中山路,杭州与上海的民生路等。
(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 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B.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D.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